[发明专利]一种组合烟花生产的内外筒自动装配方法及装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2637.7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2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林红斌;高明;张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林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4/30 | 分类号: | F42B4/3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烟花 生产 内外 自动 装配 方法 | ||
1.一种组合烟花生产的内外筒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装好药的内筒模板进入上作业平面进行工序分离的内筒模板分离机构;具有装好发射药并压好底垫的外筒模板进入下作业平面进行在线与内筒装配的自动装配机构;所述位于机架10的上作业平面一侧设置有使内筒模板进入内筒模板分离始工位7的内筒模板进出工作机构;所述内筒模板分离始工位7设置有使内筒模板与内筒排管1脱开的内筒模板分离机构,所述位于机架10的下作业平面一侧设置有使外筒模板进入自动装配机构的外筒装配始工位11的外筒模板进出工作机构;所述外筒装配始工位11的中心位设置有使外筒模板上升至自动装配机构的外筒装配工位12的下位上顶机构;所述自动装配机构由内筒孔板13通过弹簧软管14与外筒孔板15连通构成,所述内筒孔板13上方与内筒排管1对应,外筒孔板15下方与上升至外筒装配工位12的外筒排管4对应。
2.一种组合烟花生产的内外筒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模板进出工作机构由横向推模气缸24、纵向推模气缸25、档杆23、输送带22、拉模气缸16、模板卡具17和轨道组成,拉模气缸16与轨道上的模板卡具17连接。
3.一种组合烟花生产的内外筒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模板进出工作机构由横向推模气缸24、纵向推模气缸25、档杆23、输送带22、拉模气缸16、模板卡具17和轨道组成,拉模气缸16与轨道上的模板卡具17连接。
4.一种组合烟花生产的内外筒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位上顶机构由下位上顶气缸18、托板19和支架20组成,下位上顶气缸18一端通过支架20固定在机架10上,另一端与外筒装配始工位11中心位设置的托板19连接。
5.一种组合烟花生产的内外筒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模板分离机构由模板2与托板3的分离机构和模板2与内筒排管1的分离机构组成,模板2与托板3的分离机构由内筒模板分离始工位3上设置的一个大于托板3小于模板2的方框槽6构成;模板2与内筒的分离机构由方框槽6的底部设置的托板卡具与托板分离气缸8相连构成,且方框槽6的上部设置的模板卡具与模板分离气缸9相连。
6.一种组合烟花生产的内外筒自动装配方法,其步骤如下:
a. 载着装药后内筒排管1的内筒模板通过上输送带22、进出工作机构的横向推模气缸24、纵向推模气缸25送入模板卡具17内,拉模气缸16将位于模板卡具17内载着内筒排管1的内筒模板,通过轨道拉入至上进口的内筒模板分离始工位7;
b.同时外筒模板载着压纸垫后的外筒排管4通过下输送带22、进出工作机构的横向推模气缸24、纵向推模气缸25送入模板卡具17内,通过拉模气缸16将外筒模板输送至下进口的外筒装配始工位的托板11上;
c. 当进入外筒装配始工位11的外筒模板,触动下位上顶气缸传感器,使下位上顶气缸18将托板19上的外筒模板4由外筒装配始工位11上升至与模板分离始工位11由弹簧软管道14连通的外筒装配工作位12上;使外筒模板上的外筒排管4套在自动装配机构的外筒装配工作位对应的软管道口上,与上方的进入内筒模板分离始工位7分离后内筒模板的模板2孔内的内筒排管1对应;
d.托板分离机构工作,内筒模板的模板2支撑在方框6上,内筒模板的托板3小于方框,托板3载着内筒排管1沿方框6下落至托板卡具内,即内筒模板的托板3与模板2分离;
沿方框6下落至托板卡具内的托板3通过托板气缸8将托板3抽出,托板3上的内筒排管1从模板2的孔中与模板2分离,使内筒模板与内筒排管1分离;
e. 内外筒装配,内筒排管1通过自动装配机构的内筒孔板13上的弹簧软管道14,在重力作用下落进入套在装配机工作位的外筒模板上的外筒排管4里;
f. 同时触动下位上顶气缸传感器,下位上顶气缸18复位,使外筒模板通过下位上顶气缸18返回至外筒装配始工位;
g.下进口的进出工作机构将装配后的内外筒排管的外筒模板29输送至下输送带18上,完成内外筒排管的装配;
其中设定下外筒模板到工位,上面的内筒模板的分离装置方能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林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林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26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汽车内饰用化工原料的储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植物驱蚊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