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高效的羊毛硫细菌素cerecidin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9912.X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3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钟瑾;王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335 | 分类号: | C07K14/335;C07K1/22;C07K1/16;C12N15/31;C12N15/63;C12N5/10;C12N1/15;C12N1/19;C12N1/21;C12N15/70;A61K38/16;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效 羊毛 细菌 cerecidin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羊毛硫细菌素cerecidin,是一种修饰的多肽,该多肽的结构如下:
骨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其中第1位氨基酸Thr发生脱水后与第5位氨基酸Cys形成硫醚键-S-,第1位氨基酸Thr和第5位氨基酸Cys形成甲基羊毛硫氨酸Abu-S-Ala,第15位氨基酸Ser发生脱水后与第19位氨基酸Cys形成硫醚键-S-,第15位氨基酸Ser和第19位氨基酸Cys形成羊毛硫氨酸Ala-S-Ala,第1位至第5位氨基酸形成A环,第15位至第19位氨基酸形成B环,第2位氨基酸Thr与第13位氨基酸Thr发生脱水分别形成脱氢丁氨酸。
2.权利要求1所述多肽的编码基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码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基因为如下中至少一种:
1)SEQ ID No.2中自5’末端起第172位至231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2)在严格条件下与1)限定的DNA分子杂交且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多肽的DNA分子;
3)与1)或2)限定的DNA分子具有90%以上的同一性且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多肽的DNA分子。
4.含有权利要求2或3所述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表达盒、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菌。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在制备抑制革兰氏阳性致病菌的产品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革兰氏阳性致病菌为黄色微球菌(Micrococcus flavus)和/或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
和/或,所述粪肠球菌为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在制备具有pH稳定性和/或热稳定性的抑菌多肽中的应用;
所述pH稳定性指在pH值为2-12的条件下所述多肽的抑菌活性稳定;
所述热稳定性为在100℃下处理0-8h后所述多肽的抑菌活性稳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为黄色微球菌(Micrococcus flavus)和/或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
和/或,所述粪肠球菌为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
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SEQ ID No.2所示的DNA连入大肠杆菌的重组表达载体中,得到重组表达载体;将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中,得到重组大肠杆菌;
(2)利用所述重组大肠杆菌进行原核表达,收集菌体;
(3)将菌体破碎,离心,收集上清;
(4)将所述上清用Ni亲和柱进行纯化,收集纯化产物;
(5)将纯化产物与胰蛋白酶共孵育,37℃反应1-4h,得到反应产物;
(6)去除所述反应产物中的胰蛋白酶;
(7)将步骤(6)所得产物进行高效液相色谱纯化,220nm处检测洗脱峰,收集22.3min处的洗脱峰;
所述高效液相色谱纯化的条件如下:
C18柱型号为Shim-pack VP-ODS,内径4.6mm,柱长250mm,填充介质为C18;
流动相由A液和B液组成;
A液:由H2O和三氟乙酸组成,三氟乙酸在A液中的体积百分含量为0.1%;
B液:由乙腈和三氟乙酸组成,三氟乙酸在B液中的体积百分含量为0.1%;
流动相中B液的体积百分含量梯度为30%-65%,进行线性洗脱;
上样量为500ul,流动相的流速为1ml/min。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所述去除反应产物中的胰蛋白酶的方法为:反应结束后,将所述反应物65℃加热10min,12000rpm离心5min,弃去沉淀部分,以此除去所述的胰蛋白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991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