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备有机含氧化合物制低碳烯烃的催化剂的低硅ALPO-5/低硅ALPO-18复合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7300.7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7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邢爱华;张新锋;王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9/85 | 分类号: | B01J29/85;C01B39/54;C07C1/20;C07C11/04;C07C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彭飞;林柏楠 |
地址: | 10001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备 有机 氧化 合物制低碳 烯烃 催化剂 alpo 18 复合 分子筛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复合分子筛,由低硅ALPO-5分子筛和低硅ALPO-18分子筛共生而成,其特征在于:制备该复合分子筛所用的原料满足以下比例:
Al2O3:P2O5:SiO2摩尔比为1:(0.7-1.3):(0.05-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分子筛,其中,所述硅源来自于正硅酸乙酯、硅溶胶、白炭黑、水玻璃、白炭黑或它们任意的混合物;铝源来自于拟薄水铝石、假勃姆石、铝溶胶、异丙醇铝、铝盐、铝酸盐、活性氧化铝或它们任意的混合物;磷源来自于磷酸、亚磷酸、磷酸盐和/或磷氧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分子筛,其中,通过调整上述Al2O3:P2O5:SiO2摩尔比,来调整低硅ALPO-5分子筛和低硅ALPO-18分子筛的相对比例,进而调整所述复合分子筛的孔道结构分布和酸性。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任何之一所述的复合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将模板剂、硅源、铝源、磷源和水在20℃-90℃的温度下混合均匀,控制每一步原料的滴加速度,得到包括模板剂、硅源、铝源、磷源和水的混合溶液,上述混合溶液中模板剂:SiO2:Al2O3:P2O5:H2O的摩尔比为(0.7-1.6):(0.05-0.3):1:(0.7-1.3):(30-80);
(2)搅拌所述混合溶液直至混合溶液各组分分散均匀,随后陈化静置混合溶液2-24小时,直至形成胶体混合液;
(3)将陈化静置后形成的胶体混合液放入160℃-180℃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合成晶化3-8天;
(4)分离晶化所形成的固体结晶物,再在80℃-120℃下干燥所述固体结晶物2-12小时;
(5)在450-650℃下焙烧上述干燥后的固体结晶物2-8小时,以除去其中的模板剂,从而,得到由低硅ALPO-5分子筛和低硅ALPO-18分子筛共生的复合分子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模板剂是N,N-二异丙基乙基胺;所述硅源是正硅酸乙酯、硅溶胶、白炭黑、水玻璃、白炭黑或它们任意的混合物;所述铝源是拟薄水铝石、假勃姆石、铝溶胶、异丙醇铝、铝盐、铝酸盐、活性氧化铝或它们任意的混合物;所述磷源是磷酸、亚磷酸、磷酸盐和/或磷氧化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4)中,所述分离晶化所形成的固体结晶物是指:离心过滤所形成的固体结晶物,以除去水热合成晶化所产生的结晶物母液,用去离子水洗涤所述固体结晶物至少一次,再离心过滤所述固体结晶物至少一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通过控制模板剂、硅源、铝源、磷源和水的相对用量、混合方式和/或投料顺序,进而控制所述复合分子筛的孔道结构和酸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混合溶液按以下方法制备:
(1)分别将硅源、铝源和磷源与水混合,形成硅源溶液、铝源溶液和磷源溶液;
(2)缓慢地将磷源溶液滴加到铝源溶液,形成磷源和铝源的混合溶液;
(3)缓慢地将硅源溶液滴加到磷源和铝源的混合溶液中,形成磷源、铝源和硅源的混合溶液;
(4)再向所述磷源、铝源和硅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所述模板剂,从而形成包括磷源、铝源、硅源、模板剂和水的混合溶液。
9.一种有机含氧化合物制低碳烯烃的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组分是权利要求1-3任何之一所述的低硅ALPO-5/低硅ALPO-18复合分子筛。
1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催化剂,其中,所述有机含氧化合物是甲醇和/或二甲醚;所述低碳烯烃是乙烯、丙烯和/或丁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未经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73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