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机体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07140.6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0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詹小雪;李传友;左朝凤;夏迎松;郭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鼎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5/02 | 分类号: | F02B7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42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机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发动机的机体。
背景技术
本发明主要针对新型二冲程发动机,二冲程发动机相对于四冲程发动机有一个重要的潜在优势。在二冲程发动机上,曲轴每旋转一圈,每个气缸做功一次。相对于相同做功输出指标的四冲程发动机,二冲程发动机只需要一半数量的气缸即可。更少的气缸数量使得发动机机械结构简单而且体积更小。另外与传统内燃机相比,优势在于,零部件数量极大的减少:无气缸盖,无气门,无凸轮轴,无配气结构链传动系统等。零部件的减少,不但使内燃机可靠性得到提高,还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更重要的是内燃机的结构变得紧凑,给车辆布置提供更充裕的空间。而采用此结构的内燃机,由于可以使爆发压力更高,燃烧更加优良,功率扭矩得到提升的同时,排放性能也最大化地提高。
目前一般四冲程发动机机体主要包括三个主要零件即:缸体,缸盖,缸盖罩盖。
其中缸体作为支撑曲轴工作运行及安装其他外围附件;缸盖功能是气门挺杆,气门弹簧和气门等凸轮轴正时系统以及进气道系统和排气道系统;缸盖罩盖的功能是密封和保护机体内部零件。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二冲程发动机曲轴连杆机构,进气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的特殊布置设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优化合理、简单紧凑,集成化的多功能发动机机体。上述机体集成的系统包括,缸孔、进气道、排气道、水套、油道、连杆通道。通过机体左右缸体将上述关联系统集成为一个整体,极大简化了零部件的装配连接,减少了零部件的体积。上述机体还构成了发动机前端面齿轮室和后端面飞轮壳以及左端面的左侧端盖和右端面的右侧端盖安装基础,上述前后端面的关联部件包括,飞轮壳、齿轮室安装组件,上述左右端面包括,左侧机体端盖、右侧机体端盖。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述发动机机体包括左侧机体和右侧机体,左侧机体和右侧机体成水平对称布置,并通过机体连接螺栓拧紧连接,左侧机体和右侧机体连接处的腔室形成曲轴箱;
上述发动机机体还包括左侧机体气缸孔和右侧机体气缸孔,气缸孔与内外活塞形成密闭的空腔形成燃烧室。
上述发动机机体还包括长连杆通道,其特征于对称布置在气缸孔两侧,用于外活塞对应长连杆运动通道,另外左右机体连杆通道与曲轴箱联通,用于平衡左右机体端盖因活塞高速运动形成的压力差。
上述发动机机体还包括油道和内外活塞机油喷嘴,其特征在于从主油道引出,分别通过左右油道润滑前后端曲轴主轴承,再由左右油道将机油引入内活塞机油喷嘴冷却润滑左右内活塞,然后由油道引人左右机体端盖上的外活塞机油喷嘴冷却润滑外活塞。
上述发动机机体还包括进气道,其特征在于环绕布置在气缸孔周 围,使得气体在经过进气道时形成涡流进入燃烧室与柴油充分混合燃烧,达到良好的燃油经济性。
上述发动机机体还包括排气道,其特征在于环绕布置在缸孔周围,并分成上下两个排气口,以便更好达到排除废气的目的。
上述发动机机体还包括水套,其特征在于环绕布置在燃烧室和排气道周围,通过发动机小循环控制燃烧室缸壁和排气道的温度,保障发动机机体温度过高造成的缸体受损或者温度过低造成的热能损失。
上述发动机机体还包括左右曲轴箱观察孔、四个喷油器安座、四个排气歧管安装座、两个发动机支架安装座、两个进气歧管安装座、一个机械增压器安装座、一个油气分离器安装座、一个油底壳安装座、两个进水管安装座、两个出水管安装座、两个内活塞机油喷嘴安装座、一个涡轮增压器安装座、两个曲轴箱观察孔盖板安装座。
本发明通过将配气结构集成在机体上,通过活塞运动开启和关闭进排气口以达到气门的功能,零部件数量极大的减少:无气缸盖,无气门,无凸轮轴,无配气结构链传动系统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发动机机体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发动机机体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发动机机体的后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发动机机体的仰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发动机机体的轴测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发动机机体中润滑系统及油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发动机机体由左侧机体1和右侧机体2结合组成;左侧机体1和右侧机体2通过缸体拧紧螺栓连接组合而成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机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鼎动力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鼎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71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