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机车中央线槽及其布线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05302.2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7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白晶;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H02G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7038***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机车 中央 及其 布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机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机车中央线槽及其布线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压线作为电力机车动力来源的主要部分,在电力机车的运行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电力机车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高压线的布置方式,通常需要使得布线更加优化合理、简单方便,尤其是要避免高压线对整车电磁兼容的影响。另外,电力机车电机速度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线是在高压线周围排布的,由于高压线的涡流效应会对传感器的信号线产生干扰,所以对信号线的屏蔽也是中央高压布线部分设计的重点内容。
目前,电力机车高压电缆采用的布线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几乎没有有效的方式能同时解决高压线对整车电磁兼容的影响以及信号线产生干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机车中央线槽及其布线方法,能够同时解决信号线的干扰问题和高压线对整车电磁兼容的问题,同时还具有优化合适,简单方便的特点。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机车中央线槽,所述电力机车中央线槽,包括长条状的电源线承载线槽和长条状的信号线布置线槽;所述信号线布置线槽反扣在所述电源线承载线槽上;所述电源线承载线槽通过由至少一个“几”字形大线槽顺次铆接在一起形成,所述信号线布置线槽通过由至少一个“几”字形小线槽顺次铆接在一起形成,所述“几”字形小线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几”字形大线槽的宽度,所述“几”字形小线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几”字形大线槽的深度;
在所述电源线承载线槽上还铺设有地板,所述地板将所述信号线布置线槽夹在所述电源线承载线槽与所述地板之间,所述地板分别与所述信号线布置线槽和所述电源线承载线槽形成闭环。
可选地,在上述电力机车中央线槽中,所述“几”字形大线槽具有多处弯折结构。
可选地,在上述电力机车中央线槽中,所述信号线布置线槽和所述电源线承载线槽分别接地。
可选地,在上述电力机车中央线槽中,所述“几”字形小线槽、所述“几”字形大线槽和所述地板均采用非导磁材质的材料。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机车中央线槽的布线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至少一个“几”字形大线槽顺次铆接在一起,形成长条状的电源线承载线槽;
将至少一个“几”字形小线槽顺次铆接在一起,形成长条状的信号线布置线槽;所述“几”字形小线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几”字形大线槽的宽度,所述“几”字形小线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几”字形大线槽的深度;
将所述信号线布置线槽反扣在所述电源线承载线槽上;
在所述电源线承载线槽上铺设地板,所述地板能够将所述信号线布置线槽夹在所述电源线承载线槽与所述地板之间,所述地板分别与所述信号线布置线槽和所述电源线承载线槽形成闭环。
可选地,在上述电力机车中央线槽的布线方法中,所述“几”字形大线槽具有多处弯折结构。
可选地,在上述电力机车中央线槽的布线方法中,所述信号线布置线槽和所述电源线承载线槽分别接地。
可选地,在上述电力机车中央线槽的布线方法中,所述“几”字形小线槽、所述“几”字形大线槽和所述地板均采用非导磁材质的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机车中央线槽及其布线方法,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不仅能够避免高压线对整车电磁兼容的影响,同时还能够对信号线进行有效地屏蔽,防止高压线的涡流效应会对传感器的信号线产生干扰。此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布线更加优化合理、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机车中央线槽中电源线承载线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机车中央线槽中电源线承载线槽和信号线布置线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机车中央线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电力机车中央线槽中电源线承载线槽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机车中央线槽的布线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53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滤波柜
- 下一篇:户内交流金属铠装开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