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收装置及利用回收装置回收丙酮废气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01923.3 | 申请日: | 2013-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2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 发明(设计)人: | 林泽兵;周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巨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C07C49/08;C07C45/7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 地址: | 2152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装置 利用 丙酮 废气 方法 | ||
1.一种回收装置,用于吸收从吸收塔排出的水雾以及丙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包括除雾单元、活性炭槽、布气单元、脱附单元、导管、PLC,所述吸收塔顶部通过导管与活性炭槽下部连通,所述导管上设置有热交换器、进气风门,所述热交换器上设置有冰水管道;
所述除雾单元设置在吸收塔内的上部,所述除雾单元包括至少两层除雾器;
所述活性炭槽中部填充有多个活性炭;
所述活性炭槽与导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布气单元设置在活性炭槽内的下部,所述布气单元包括多层布气层,所述活性炭槽内的多层布气层的孔径从下至上依次减小,所述活性炭槽的顶部设置有出气风管,所述出气风管上设置有出气风门、检测器,所述检测器、进气风门、出气风门分别与PLC连接;
所述脱附单元包括布气板、进气管、膜片阀、流量计,所述布气板设置在活性炭槽内的上部,所述布气板上开设有多个蒸汽孔,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活性炭槽顶部,所述膜片阀、流量计均设置在进气管上且分别与PLC联接;
所述活性炭槽底部设置有依次连接的冷凝液排出装置、冷凝器装置、储槽,所述冷凝液排出装置与储槽连通,所述冷凝器装置与储槽之间设置有虹吸管,所述冷凝液排出装置上设置有过滤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的孔径为1-5nm,所述活性炭为椰壳活性炭或硬木活性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槽设置有m个,m为大于1的自然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单元包括两层除雾器,分别为褶型除雾器、丝网除雾器,所述褶型除雾器与活性炭槽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丝网除雾器与活性炭槽顶部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单元包括三层布气层,所述三层布气层从下而上依次为孔径为5mm的18号丝网、孔径为2.36mm的24号丝网、孔径为0.15mm-0.3mm的特氟龙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槽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活性炭槽上设置有与活性炭槽内部连通的消防水管,所述消防水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温度传感器、阀门分别与PLC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槽为密闭容器,所述活性炭槽上设置有U型管,所述U型管的一端与活性炭槽内部连通,所述U型管的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U型管内装有液体。
8.一种利用回收装置回收丙酮废气的方法,所述回收装置为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收装置,丙酮废气中包含丙酮气体和水雾,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在PLC上预先设定好丙酮气体泄露时的浓度100ppm-200ppm;
步骤二,吸收水雾:启动回收装置,丙酮气体与水雾依次通过吸收塔内的褶型除雾器以及丝网除雾器;
步骤三,降低丙酮气体温度:除去水雾后的丙酮气体经过导管上的热交换器,并且冰水管道内通入冰水,将经过热交换器的丙酮气体降温至15-30℃;
步骤四,活性炭吸附丙酮气体:降温后的丙酮气体通过导管进入活性炭槽下部,并依次经过导流板、18号丝网、24号丝网以及特氟龙布,丙酮气体被均匀分布在活性炭槽内,丙酮气体被孔径为1-5nm的活性炭吸附,无丙酮的净气从出气风管排出;
步骤五,对活性炭进行脱附:当出气风管上的检测器检测到从出气风管流出的丙酮气体浓度达到100ppm-200ppm时,检测器发送信号至PLC,PLC控制进气风门以及出气风门关闭、膜片阀开启,对活性炭进行脱附,所述脱附方式通过膜片阀的控制具有一段式脱附、二段式脱附、三段式脱附,所述活性炭的使用寿命具有前期、中期、后期,所述一段式脱附适用于后期,所述二段式脱附适用于中期,所述三段式脱附适用于前期,脱附蒸汽通过布气板上的蒸汽孔分布均匀在活性炭上,从活性炭析出的脱附液从活性炭槽的底部排出;
步骤六,回收丙酮:从活性炭槽底部排出的脱附液包括气态的丙酮与蒸汽的混合体、冷凝状态的丙酮与蒸汽的混合体,冷凝状态的丙酮与蒸汽的混合体经过冷凝液排出装置直接排入储槽回收,气态的丙酮与蒸汽经过冷凝液排出装置后再经过冷凝器装置冷凝成丙酮水溶液,最后通过虹吸管排入储槽回收;
步骤七,活性炭吸附丙酮:人工取样或在线监控储槽内的丙酮的浓度,当丙酮的浓度下降了3%,PLC控制进气风门以及出气风门开启、膜片阀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巨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巨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19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货车顶篷
- 下一篇:一种PCT层析检测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