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主体终端模注应力控制模块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9489.X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0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夏云杰;钟海杰;黄洪;王锦明;王佩龙;刘夏;兰滨;司曼;钟炜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园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4 | 分类号: | H02G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陈国荣 |
地址: | 519085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联 聚乙烯 绝缘 电缆 主体 终端 应力 控制 模块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主体终端模注应力控制模块所设置的工艺技术,适用于交流66kV至交流500kV高压和超高压、直流±10kV至±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主体终端模注应力控制模块的现场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交流66kV至交流500kV高压和超高压、直流正负10kV至正负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终端处电场会产生畸变,为了克服电场畸变所带来的影响,电缆外半导电层切断处需要进行应力控制设计。截至目前,整个国际在电缆终端应力控制这一技术领域有相当大的成就,相应设计的附件也已投入市场,这些附件内的应力控制,是由专业厂家在工厂内预先生产完成,即预制式电缆附件,然后现场在现场组合套装到电缆主体上。这种应力锥电缆附件与电缆主体绝缘之间存在活动界面,而活动界面内含有溦气隙、微水、杂质以及绝缘润滑脂等复杂因素,极易导致气隙沿面放电和空间累积电荷而产生局部电场畸变,最终导致绝缘击穿,制约着电缆系统的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施工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主体终端模注应力控制模块制作工艺。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主体终端模注应力控制模块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按照制作工艺要求,剥切电缆终端处的外护层、金属护层,剥去电缆的外半导电层即工厂外半导电层,并打磨、光滑处理电缆绝缘即工厂绝缘表面;在电缆工厂外半导电层端口处安装绝缘成型器,使电缆固定在绝缘成型器内腔正中位置,连接小型挤出机及控制仪器;开机预热绝缘成型器达到使交联聚乙烯熔融温度时,开始向成型器型腔内挤注与电缆绝缘相同材质的熔融状交联聚乙烯绝缘即填充绝缘,成型器型腔内注满填充绝缘后,进行升温加热交联,使工厂绝缘与填充绝缘之间相互熔融接枝结合成为一个绝缘整体;待绝缘成型器温度冷却后拆除,实现电缆终端应力控制模块绝缘的特殊型体;b.在电缆工厂外半导电层端口处安装填充半导电层成型器;将应力控制模块绝缘的特殊型体,对应于填充半导电层成型器型腔正中位置进行安装固定,连接小型挤出机及控制仪器并预热挤出机;开机预热成型器达到使交联半导电料熔融温度时,启动挤出机,开始向填充外半导电层成型器型腔内挤注与电缆外半导电层相同材质的熔融状半导电料以形成填充半导电层,半导电层成型器型腔内注满填充熔融的半导电料后停止挤出机,然后进行升温加热交联,使工厂外半导电层、工厂绝缘、填充绝缘与填充半导电层之间相互熔融接枝结合;待成型器温度冷却后拆除,实现电缆终端应力控制模块导电与绝缘的特殊型体。
其中,步骤a中注入熔融状态的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料前,先将电缆主体放入绝缘成型器内固定封闭,并且对成型器加热至120℃并保持控温,然后将挤出机加热达到105℃至120℃后,启动挤出机,将挤出机内处于熔融状的交联聚乙烯绝缘挤注到成型器内,当成型器内压力达到2MPa至5MPa时停止挤注,此时注入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在成型器内已定型,同时对绝缘成型器加热控温保持在150℃至160℃,且使压力保持在3MPa至5MPa,进行3小时至8小时的交联,使电缆工厂绝缘层与填充绝缘交联熔为一体。
步骤b中注入熔融状态的交联半导电料前,先将电缆应力控制模块绝缘的特殊型体,对应于填充半导电层成型器型腔正中位置进行安装固定,并且对成型器加热至120℃并保持控温;连接小型挤出机及控制仪器并预热挤出机达到105℃至120℃后,启动挤出机将处于熔融状的交联半导电料挤注到半导电层成型器内,当成型器内压力达到2MPa至5MPa时停止挤注,此时注入的交联半导电材料在成型器内已定型,同时对半导电层成型器加热控温保持在150℃至160℃,且使压力保持在3MPa至5MPa,进行3小时至8小时的交联,使电缆工厂绝缘层、填充绝缘与填充半导电层之间交联熔为一体。
所述填充绝缘整体呈中部高两端小的枣核型体,其中部填充绝缘最高位向内设有凹曲面型体,使填充半导电层复合在填充绝缘的凹曲面上,并与电缆外半导电层剥切端口处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制作工艺操作方便,所制成的应力控制模块与电缆本体形成一体结构;电场应力分布的电性能稳定,解决了电缆与应力控制模块之间,因材料不同而产生的活动界面,避免绝缘交界上的空间积累电荷导致绝缘层局部电场畸变而引起的电缆绝缘的击穿问题。本发明突破超高压直流电缆无终端连接的国际业内技术瓶颈,适用于海底电缆和交流、直流高压超高压电缆终端工程现场制作、故障抢修的需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园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长园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94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