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杂质的检测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2499.0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7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毅;田阿娟;王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百裕科技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高芸;梁鑫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 盐酸 霉素 杂质 检测 方法 含量 测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分析领域,具体涉及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杂质的检测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盐酸克林霉素属林可霉素类抗生素,为林可霉素的衍生物。抗菌谱与林可霉素形同,抗菌活性较林可霉素强4~8倍。对革兰氏阳性菌如葡萄球菌属(包括耐青霉素株)、链球菌属、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等有较高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阴性厌氧菌也有良好抗菌活性,拟杆菌属包括脆弱拟杆菌、梭杆菌属、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产气荚膜杆菌等大多对本品高度敏感。革兰氏阴性需氧菌包括流感嗜血杆菌、奈瑟菌属及支原体属均对本品耐药。本品与青霉素、氯霉素、头孢菌素类和四环素类之间无交叉耐药,与大环内酯类有部分交叉耐药,与林可霉素有完全交叉耐药性。本品的作用机制是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组织肽链的延长,从而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本品系抑菌药,但在高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也具有杀菌作用。
盐酸克林霉素中目前欧洲药典报道的杂质共有3种,分别为:
杂质Ⅰ-林可霉素,化学式见式Ⅰ;杂质Ⅱ-克林霉素B,化学式见式Ⅱ;杂质Ⅲ-7-差向克林霉素,化学式见式Ⅲ。
发明人生产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中林可霉素、7-差向克林霉素为降解产物,林可霉素化学名称为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6,8-二脱氧-D-赤式-α-D-半乳辛吡喃糖苷(林可霉素),分子式为C18H34N2O6S;7-差向克林霉素化学名称为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7(R)-氯-6,7,8-三脱氧-D-赤式-α-D-半乳辛吡喃糖苷,分子式为C18H33ClN2O5S;克林霉素B为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体,化学名称为6-(1-甲基-反-4-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7(S)-氯-6,7,8-三脱氧-L-苏式-α-D-半乳辛吡喃糖苷,分子式为C17H31ClN2O5S。
现有报道中,盐酸克林霉素的杂质检测方法是采用HPLC检测,其色谱条件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二氢钾6.8g,加水溶解稀释至1000ml,用25%的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值至7.5)-乙腈(55:45);检测波长为210nm。
为了更快速、精确检测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中的杂质,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检测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中的杂质及其含量测定,以实现简便、快速、精确控制产品质量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迅速、精确的检测方法,用于检测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中的杂质:林可霉素、克林霉素B和7-差向克林霉素。
本发明所述杂质林可霉素化学名称为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6,8-二脱氧-D-赤式-α-D-半乳辛吡喃糖苷(林可霉素),分子式为C18H34N2O6S;所述杂质克林霉素B化学名称为6-(1-甲基-反-4-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7(S)-氯-6,7,8-三脱氧-L-苏式-α-D-半乳辛吡喃糖苷,分子式为C17H31ClN2O5S;所述杂质7-差向克林霉素化学名称为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7(R)-氯-6,7,8-三脱氧-D-赤式-α-D-半乳辛吡喃糖苷,分子式为C18H33ClN2O5S。
本发明杂质林可霉素、克林霉素B、7-差向克林霉素的检测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检测,HPLC检测条件如下:
固定相: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流动相: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体积比为50-60:50-40,优选体积比为55:45;其中磷酸二氢钾溶液是磷酸二氢钾6-8g,加水溶解稀释至1000ml,用25%的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值至7-8。
流速:0.8-1.2ml/min(流速优选1.0ml/min);
柱温:30-40℃(柱温优选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百裕科技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百裕科技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24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