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细胞转化高效生产α-苯丙酮酸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92427.6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2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坚;刘龙;堵国成;李江华;侯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70;C12P7/40;C12R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何自刚;王玉松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胞 转化 高效 生产 丙酮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细胞转化高效生产α-苯丙酮酸的方法,特别是以大肠杆菌表达重组脱氨酶基因,以此菌株转化L-苯丙氨酸生产α-苯丙酮酸,属于发酵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α-苯丙酮酸(PPA)是合成D-苯丙氨酸的原材料,D-苯丙氨酸是手性药物中间体。PPA还可用于制备苯乳酸,苯乳酸可作为抗菌物质。目前PPA生产主要是化学合成法,主要包括:乙酰氨基肉桂酸水解法、乙内酰脲与苯甲醛合成法和海因法。这些方法均需经过多步反应,对反应条件有较高要求,例如高压、高温等,产品得率低,对后期分离纯化加大了难度,易产生有毒有害产物。
L-氨基酸脱氨酶(EC1.4.3.2,L-AAD)催化L-氨基酸氧化脱氨基,生成相应α-酮酸和氨,多为黄素蛋白,二聚体结构。L-氨基酸脱氨酶主要存在于蛇毒和昆虫毒素中,在细菌、真菌、藻类中也存在。蛇毒氨基酸脱氨酶是研究最好的脱氨酶,但是价格昂贵,难以大规模使用。Proteus mirabilis KCTC2566有两种L-氨基酸脱氨酶,一种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能够催化脂肪族和芳香族L-氨基酸,尤其对L-苯丙氨酸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另一种具有底物限制性,只对碱性氨基酸具有催化活性,尤其是L-组氨酸。大部分细菌L-氨基酸脱氨酶是胞外分泌型,但是这两种L-氨基酸脱氨酶都是膜蛋白。
在原核及真核生物中,20%-30%的基因编码膜蛋白,这些膜蛋白形成许多重要的超分子化合物。膜蛋白在许多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将近半数药物的靶蛋白是膜蛋白。因此近些年,膜蛋白成为蛋白质组学及结构生物学的研究焦点。由于膜蛋白在双层膜上定位、插入以及正确折叠都是非常复杂的过程,表达系统的选择非常重要,膜蛋白表达有很多瓶颈尚未解决。
目前国外学者已对这两种L-氨基酸脱氨酶进行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但是目前尚未有利用此酶生产PPA的报道。
利用L-氨基酸脱氨酶为膜蛋白这一特性,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PPA生产模式-全细胞蛋白转化。全细胞转化相比分离酶具有如下优势:全细胞生物催化剂更容易制备,成本低;比分离酶更稳定,不易受环境温度、pH等因素影响,使用方便;转化过程中不产生有毒害产品,不产生其他副产物;转化过程一步生成PPA,不需经多步反应。相比之下现有某些化学合成法虽然得率能够达到90%以上,但是能耗高、步骤繁琐、污染严重。因此全细胞转化这一节能环保的生产方式具有极大潜力,有望实现低能耗、高效率、高纯度、无污染的工业化PPA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全细胞转化高效生产PPA的方法,是将来源于P.mirabilis KCTC2566的脱氨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以此菌株高效转化L-苯丙氨酸生产PPA,从而解决了工业化PPA生产高成本、低得率、污染严重的问题。
所述P.mirabilis KCTC2566购买于Korea Collection for Type Cultures,KCTC。
所述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是以P.mirabilis KCTC2566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脱氨酶基因后连接到载体pET-20b(+),将所得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具体地,是以P.mirabilis KCTC2566基因组DNA为模板,使用如下引物扩增目的基因:
正向引物:5’CGCGGATCCATGAACATTTCAAGGAGAAAGCTAC3’,下划线部分为BamH I酶切位点;反向引物:5’CCGCTCGAGTTACTTCTTAAAACGATCCAAACTAA3’,下划线部分为Xho I酶切位点。PCR产物纯化、酶切后,与载体pET-20b(+)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pma。
所述基因工程菌全细胞转化高效生产α-苯丙酮酸的方法,是将种子培养液按1%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37℃培养至OD为1.0,添加终浓度0.4mM的IPTG,30℃诱导5h,收集细胞,取1.4-25.2g/L细胞、4-24g/L底物L-苯丙氨酸,pH5-9,25-45℃条件下,转化6-36h。优选底物L-苯丙氨酸浓度为14.0g/L,细胞浓度为8.4g/L,35℃,转化1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24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痒痒挠
- 下一篇:一株抑制真菌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