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气压顶杆球头及其加工工艺流程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385135.X | 申请日: | 2013-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9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 发明(设计)人: | 董少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远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36 | 分类号: | C21D9/36;C21D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压顶 杆球头 及其 加工 工艺流程 | ||
1.一种汽车用气压顶杆球头,包括球头部及连接球头部的柱体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部表面有1mm~1.5mm的厚度经过了淬火处理;所述经淬火处理后的球头部的硬度HRC≥52。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气压顶杆球头的加工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切削步骤,将球头原料切削加工成球头半成品件;
夹持步骤,按照后道工序的要求,通过自动上料机构夹持所述球头半成品件的柱体部;
热处理步骤,将夹持的球头半成品件送入感应加热设备中,将球头部的表面积加热至800℃~900℃;
淬火步骤,冷水喷淋球头部,冷却淬火。
后序加工,将球头进行磨削加工成成品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气压顶杆球头的加工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加热设备包括感应圈、红外温度检测装置及与所述红外温度检测装置相连的反馈控制系统,所述红外温度检测装置监测加热后的球头部的温度传输给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控制感应加热设备的电路发生相应的变化,以控制热处理步骤中球头部加热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用气压顶杆球头加工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步骤中,将球头部的表面积加热至820℃~8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压顶杆球头加工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圈的功率密度为190000千瓦/平方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用气压顶杆球头加工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处理步骤中,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带动球头部在加热过程中以50转/分的速度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用气压顶杆球头加工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感应加热设备的额定功率为60千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远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远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513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镁还原渣余热利用系统的水冷冷渣机
 - 下一篇:SNP标记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