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因子核酸酶的内源活性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5783.7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8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唐其柱;卞洲艳;邓伟;周恒;杨政;徐蔓;张洁钰;廖海含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3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录 激活 效应 因子 核酸酶 内源 活性 检测 方法 | ||
1.一种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因子核酸酶的内源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针对所研究目的基因的外显子序列设计靶位点,构建TALEN质粒对;将TALEN质粒对显微注射至受精卵的原核或将TALEN质粒对体外转录为mRNA显微注射至受精卵胞质内;将注射成功的受精卵体外培养;巢式PCR扩增培养得到的单个胚胎的目的基因;将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的PCR产物进行测序,根据测序套峰出现的比例判断TALEN质粒的敲除效率,即可判断TALEN质粒内源活性的高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因子核酸酶的内源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靶位点的设计包括如下原则:(1)5’端固定碱基T;(2)从5’端起,第1位碱基不能为T,第2位碱基不能为A;(3)GC含量小于40%;(4) 3’端不能为G;(5)左、右臂靶位点16-19bp;(6)左右臂靶位点间隔18-24b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因子核酸酶的内源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受精卵为斑马鱼、大鼠、小鼠或猴的受精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因子核酸酶的内源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受精卵通过如下方法获取:雌性大鼠超数排卵后,颈椎脱臼处死,75%酒精消毒后剪开腹腔,剪下输卵管置于37℃预热的M2液滴中,体式镜下用尖镊将输卵管壶腹部划开,释放出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用透明质酸酶消化卵细胞周围的颗粒细胞,M2洗3-5次后,移入覆盖有矿物油的M16培养液中,置于37℃,5%的CO2培养箱培养;取出卵细胞置于显微镜下观察,选出可见清晰原核的受精卵用于显微注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因子核酸酶的内源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微注射的方法为:安装拉制好的持卵针,持卵针通过塑料管连接于装有矿物油的带微调的注射器,通过调节油泵控制卵的位置;安装虹吸有质粒或mRNA的注射针,注射针通过塑料管连接有压力泵的注射仪;根据注射针的出液量调节注射压力,以可见胞质内有明显膨胀而细胞仍能存活为适宜注射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因子核酸酶的内源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体外培养的条件为:将注射成功的受精卵用大鼠胚胎培养液37℃,5%的CO2培养箱培养隔天换液,培养3-5天后用于扩增目的基因检测;所述大鼠胚胎培养液的配方为:葡萄糖7.5 mmol/L,L-谷氨酰胺1 mmol/L,NaCl 77 mmol/L,KCl 1.34 mmol/L,MgCl2 0.44 mmol/L,CaCl2 1.78 mmol/L,NaHCO3 25 mmol/L,丙酮酸钠0.59 mmol/L,乳酸钠25 mmol/L,牛血清白蛋白0.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因子核酸酶的内源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敲除效率的计算公式为:敲除效率=出现套峰样本数/总的测序样本数×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57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式输送机跑偏开关安装支座
- 下一篇:胶带单、双向自动调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