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ON接入系统及其组播的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4047.X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6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显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61 | 分类号: | H04L12/761;H04Q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201616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on 接入 系统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ON接入系统及其组播的实现方法,所述实现方法包括:S1、线卡的CPU通过第一组播成员信息表生成一第一三元组;S2、所述线卡的交换芯片接收所述线卡的CPU发送的所述第一三元组并保存;S3、主控盘的CPU通过第二组播成员信息表生成一第二三元组;S4、主控盘的交换芯片接收主控盘的CPU发送的所述第二三元组并保存;S5、主控盘的交换芯片通过所述第二三元组中指定的主控盘端口,发送组播数据至所述线卡;S6、所述线卡的交换芯片通过所述第一三元组中指定的PON口,发送组播数据给用户终端。本发明PON接入系统能够实现基于IGMP第三版的组播,能够更准确、更高效的实现组播通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纤网络)接入系统及其基于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因特网组管理协议)第三版的组播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组播技术利用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协议实现IP网络中的一点对多点的高效数据传输通信。IP组播技术具有数据传输效率高、网络宽带利用率高、网络拥塞的可能性小以及能够避免广播和单播中可能出现的广播风暴问题等优点,IP组播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媒体会议、实时数据传输、游戏等多个方面。基本方法是:当某一个人向一组人发送数据时,它不必向每一个人都发送所述数据,只需将数据发送到一个特定的预约的组播地址,所有加入该组的成员均可以从所述组播地址收到所述数据。这样对发送者而言,数据只需发送一次就可以被所有组成员接收,大大减轻了网络的负载和发送者的负担。
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因特网组管理协议)是IP组播技术中的重要模块,运行IGMP的组播路由器负责将接收到的组播成员报告发给其他组播路由器,组播路由器在IGMP中充当“组播路由侧”和“组播用户侧”两种角色。
目前IP组播技术使用IGMP第三版本为组管理协议,IGMP第三版本是在IGMP第二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源过滤的功能,即系统可以指定接受来自特定组播源的组播数据流或者指定组播源以外的组播数据流。现有技术中,对于IGMP第三版的IP组播技术的实现方法,基本上是基于交换机或者路由器来实现的,而且此实现方法运用于以太网中。
但是在PON中,由于PON系统的架构和所使用的设备不同,以太网中的IGMP第三版的IP组播技术的实现方法无法运用于PON系统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基于IGMP第三版的组播技术无法实现于PON接入系统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基于IGMP第三版的组播通信并且能够兼容基于IGMP第一版、IGMP第二版的组播通信的PON接入系统及其组播的实现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PON接入系统的基于IGMP第三版的组播的实现方法,所述PON接入系统包括一主控盘以及若干线卡,所述主控盘包括一CPU(中央处理器)以及一交换芯片,每一线卡包括一CPU、一交换芯片以及若干PON口,其特点在于,所述实现方法包括针对主控盘和每一线卡执行的以下步骤:
S1、针对线卡的每一PON口:线卡通过PON口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一组播成员报告,线卡的CPU根据所述组播成员报告生成一第一组播成员信息表,线卡的CPU通过第一组播成员信息表生成组播组地址、所述用户终端点播的组播源地址以及所述PON口的信息以作为第一三元组;
S2、所述线卡的交换芯片接收所述线卡的CPU发送的所述第一三元组并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40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