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ON接入系统及其组播的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4047.X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6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显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61 | 分类号: | H04L12/761;H04Q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201616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on 接入 系统 及其 实现 方法 | ||
1.一种PON接入系统的基于IGMP第三版的组播的实现方法,所述PON接入系统包括一主控盘以及若干线卡,所述主控盘包括一CPU以及一交换芯片,每一线卡包括一CPU、一交换芯片以及若干PON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实现方法包括针对主控盘和每一线卡执行的以下步骤:
S1、针对线卡的每一PON口:线卡通过PON口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一组播成员报告,线卡的CPU根据所述组播成员报告生成一第一组播成员信息表,线卡的CPU通过第一组播成员信息表生成组播组地址、所述用户终端点播的组播源地址以及所述PON口的信息以作为第一三元组;
S2、所述线卡的交换芯片接收所述线卡的CPU发送的所述第一三元组并保存;
S3、针对每一主控盘端口:主控盘通过主控盘端口接收所述组播成员报告,主控盘的CPU根据所述组播成员报告生成一第二组播成员信息表,主控盘的CPU通过第二组播成员信息表生成组播组地址、所述线卡连接的所有用户终端点播的组播源地址及所述主控盘端口的信息以作为第二三元组;
S4、主控盘的交换芯片接收主控盘的CPU发送的所述第二三元组并保存;
S5、主控盘的交换芯片通过所述第二三元组中指定的主控盘端口,发送来自所述线卡连接的所有用户终端点播的组播源地址的组播数据至所述线卡;
S6、所述线卡的交换芯片通过所述第一三元组中指定的PON口,发送来自所述PON口连接的用户终端点播的组播源地址的组播数据给用户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ON接入系统的基于IGMP第三版的组播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播成员信息表和所述第二组播成员信息表均包括端口INCLUDE源地址列表、端口EXCLUDE源地址列表和组播组过滤模式,
当PON接入系统第一次接收的组播成员报告的组记录类型为INCLUDE类型时,所述组播组过滤模式为第一状态,所述第一组播成员信息表的端口INCLUDE源地址列表记录所述PON口连接的用户终端点播的全部组播源地址,所述第二组播成员信息表的端口INCLUDE源地址列表记录所述线卡连接的所有用户终端点播的全部组播源地址,线卡的CPU根据组播组过滤模式为第一状态,通过第一组播成员信息表的端口INCLUDE源地址列表生成所述第一三元组,主控盘的CPU根据组播组过滤模式为第一状态,通过第二组播成员信息表的端口INCLUDE源地址列表生成所述第二三元组;
当PON接入系统第一次接收的组播成员报告的组记录类型为EXCLUDE类型时,所述组播组过滤模式为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组播成员信息表的端口EXCLUDE源地址列表记录所述PON口连接的用户终端未点播的全部组播源地址,所述第二组播成员信息表的端口EXCLUDE源地址列表记录所述线卡连接的所有用户终端未点播的全部组播源地址,线卡的CPU根据组播组过滤模式为第二状态,通过第一组播成员信息表的端口EXCLUDE源地址列表生成所述第一三元组,主控盘的CPU根据组播组过滤模式为第二状态,通过第二组播成员信息表的端口EXCLUDE源地址列表生成所述第二三元组;
当PON接入系统第一次接收的组播成员报告为非IGMP第三版的组播成员报告时,所述组播组过滤模式为第三状态,端口INCLUDE源地址列表和端口EXCLUDE源地址列表为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ON接入系统的基于IGMP第三版的组播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现方法还包括S1之前的S0:将PON接入系统的工作版本设置为IGMP第三版本并将所述主控盘的交换芯片和全部所述线卡的交换芯片切换至第三组播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404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