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模型拟合的智能手机功耗评估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73880.2 申请日: 2013-08-23
公开(公告)号: CN103428320A 公开(公告)日: 2013-12-04
发明(设计)人: 吕勇强;史元春;杨维康;陈康;李建州;苏静芳 申请(专利权)人: 清华大学
主分类号: H04M1/24 分类号: H04M1/24;H04W24/02
代理公司: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代理人: 贾玉健
地址: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模型 拟合 智能手机 功耗 评估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智能手机功耗监测优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模型拟合的智能手机功耗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IDC)2013年2月14日公布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调查报告得知,在2012年Q4季度全球范围内智能手机占据了手机出货量的41.2%,其中搭载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占据了智能手机市场70.1%的市场份额,智能手机的时代已经来临。智能手机因其强大的功能、丰富的应用、良好的用户体验而占据了移动终端市场的主导地位。但是智能手机的功耗问题却日益突出,例如手机待机时间短、续航能力差、不规范编程行为造成的功耗损失等,成为阻碍智能手机应用深入推广和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为了优化智能手机功耗,对智能手机功耗模型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

智能手机平台上的硬件使用率功耗模型来源于个人计算机平台。研究人员首先通过运行在目标设备上的程序,周期性地记录CPU,内存,磁盘等硬件设备的使用率,借助外接在智能手机上的恒压电源获取设备的实时功耗值,最后将智能手机的实时功耗和硬件使用率数据输入模型拟合工具,通过多组数据的训练,建立起硬件使用率和智能手机功耗值之间的函数关系。

然而,随着硬件设备制造工艺的改进、硬件驱动程序中功耗管理模块的日益优化,基于硬件使用率功耗模型的误差率越来越高。首先,不是所有的硬件设备都存在可量化的使用率,比如智能手机上的GPS设备、摄像头设备。这种类型的设备不会接收发送数据,只是简单地改变自身状态(打开设备、关闭设备);其次,智能手机上的网络设备存在“尾功耗”现象。“尾功耗”是指硬件设备关闭之后,智能手机电源模块对该设备的供电依然保持延时的高电平效应,不能立刻降低。因此单纯依靠硬件设备使用率抽象出的智能手机功耗模型必然存在较大的误差;再次,不是所有硬件设备使用率的变化都会导致硬件设备状态的改变。移动终端设备(Android,IOS等)具有移动设备独有的特性,智能手机的3G、WiFi等硬件模块存在严重的供电延迟现象,即尾功耗。依次在基于硬件使用率的基础之上引入“尾功耗”这一因素能够提高智能手机功耗模型的精确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模型拟合的智能手机功耗评估方法,能够让智能手机用户在不借助外接测量设备的情况下,依靠智能手机功耗模型,实时的获取比较精确的评估功耗值。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模型拟合的智能手机功耗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智能手机的参数,选取CPU、内存RAM、屏幕、WiFi、Phone、3G、SD卡和Audio音频模块的参数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所述参数具体见表1所示:

表1

步骤3:将步骤1获取的智能手机参数输入到模型拟合工具SPSS中,具体拟合过程为:将步骤1获取的智能手机参数和利用外接电源测得的智能手机的所有硬件的实时总功耗值读入模型拟合工具SPSS中,选择线性回归作为分析回归类型,设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即可得出模型拟合结果;根据拟合结果得出拟合方程,即基于硬件使用率的智能手机功耗模型,在基于硬件使用率的智能手机功耗模型的基础上,加入硬件WiFi、3G和Phone在三个时间段内对应的尾功耗值,即可得到智能手机功耗模型utDPM;所述智能手机功耗模型utDPM如式(1)所示:

pij=αij×cjij×dj    (1)

式中:pij表示功耗测量样本中第i个样本的第j个硬件设备所消耗的功率,αij表示第i个样本的第j个硬件设备的使用率,βij表示硬件WiFi、3G和Phone的尾功耗情况,cj表示第i个样本的第j个硬件设备使用率的系数,dj表示硬件WiFi、3G和Phone的尾功耗的系数;

第i个样本消耗的全部功耗如式(2)所示:

pi=k+(pi0+pi1+…+pin)

=k+((αi0×c0i0×d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38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