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鲜活食品配送终端保鲜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7928.9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0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潘晓勇;彭玲;汪年结;韦泽平;王婕;方昕;高浪;王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杨永梅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鲜活 食品 配送 终端 保鲜 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鲜活食品配送保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鲜活食品配送终端的保鲜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品的提高,居民更加注重食品的新鲜与营养,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居民没有时间每天到市场买菜。因此,鲜活食品网络订购及配送业务应运而生,该业务采用电子商务的模式,用户在网上订购鲜活食品,商家可将鲜活食品直接送到用户手中。传统的鲜活食品配送业务采用投递员直接将鲜活食品送到客户手中的方式,这种方式对客户取货的时间和地点有较大的要求;同时,鲜活食品在配送过程中必须保证其安全与新鲜。到目前为止,已有多项旨在降低配送难度和保证食品安全与新鲜的专利。
发明专利CN201210088570.1提供了一种鲜活类农副产品的智能多媒体终端物流设备,该设备包含冷藏柜、多媒体终端机、身份识别器,其中冷藏柜包含柜门、若干个储物抽屉以及压缩机,能够通过降低温度来解决保鲜问题,但是只有冷藏保鲜且每个冷藏柜中的温度相同,无法适应多种农副产品的需要。
除上述发明专利外,专利CN202379172U提供了一种由箱体、箱门和电子控制器构成的物流终端配送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密码操作箱门的开关,布置在居民家庭门口时可以省去预约时间的操作并能保证食品的安全,但是该专利没有考虑食品在箱体中的保鲜问题。
专利CN201946039U在专利CN202379172U的基础上,增加了温度调节装置,可利用低温实现保鲜效果。但是这两种方案均需要在每一户居民门口提供,每一台设备需要搭载完整的信号输入、密码控制和制冷功能,设备投入成本大,能耗高,配送员配送距离长。
专利CN00250726.9提供了一种电子商务配送终端柜,该终端柜包含了多个大小不等的盒子,盒子上配备有自动控制开关的门锁及显示屏和键盘面板,可对柜子实时监控,进行网络在线的查询和管理,保证安全性。这种方式可将多户居民的配送要求集成,提升了设备的效率,但是不能很好地对鲜活食品进行保鲜。
专利CN202657473U,CN202757368U,CN202775332U提出了一种配送终端保鲜储物柜,该保鲜储物柜内部设有储物仓,储物仓设有保温内胆能够隔绝外部的热量,并能在内部产生冷量或热量从而达到短期保鲜的目的。但是该专利所提供的装置不能根据食品种类提供食品保鲜所需的最佳环境,因此其所能达到的保鲜效果是有限的。
事实上,鲜活食品配送业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配送食品的种类多而单类食品数量少,根据食品保鲜理论,不同种类的食品具有不同的最佳储存条件,如果按照相同的储存条件存放将会造成食品品质损坏,例如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如果存储在低温环境下将会发生褐变,而现有的终端保鲜装置均未考虑食品的分类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鲜活食品配送终端保鲜技术没有考虑不同食品不同的最佳储存条件的技术问题,导致鲜活食品保鲜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鲜活食品配送终端保鲜系统。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鲜活食品配送终端保鲜系统的工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鲜活食品配送终端保鲜系统,所述保鲜系统包括冷却系统、存储系统、人机交互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连接冷却系统、存储系统和人机交互系统,用于控制人机交互系统、存储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人机交互系统接收外部信号并将信号发送至控制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产生冷量,并通过其配冷管道输送至存储系统;所述存储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不同温度的温区,每个温区用于存储不同保鲜温度的鲜活食品,每个温区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存储模块,每个存储模块中的温度根据控制系统进行调节。
更进一步地,上述温区为三个;分别为亚低温温区,其温度为10-13℃,用于冷敏性果蔬或鸡蛋保鲜;标准低温区,其温度为0-10℃,用于需短期周转的乳制品或非冷敏性果蔬保鲜;冰点温区,其温度为-1-0℃,用于需较长期保鲜的果蔬、短期保存的肉制品或水产品保鲜。
更进一步地,上述存储模块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冷气入口,冷却系统的配冷管道通过冷却阀门连接每一个存储模块的冷气入口,控制系统根据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控制每个冷却阀门的开闭,实现控制每个存储模块中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79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