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金属催化模块、催化燃油减排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9539.1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4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鹰;史建新;叶新成;李鲁黔;董文生;孙大龙;王腾飞;赵玲;张慧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大龙 |
主分类号: | B01J27/051 | 分类号: | B01J27/051;F02M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韩富强 |
地址: | 250013 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金属 催化 模块 燃油 装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金属催化模块、催化燃油减排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内燃机主要以柴油机和汽油机为主,其燃料分别为柴油、汽油,无论柴油、还是汽油在内燃机都很难充分燃烧,其燃烧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和少量烟尘。一方面造成内燃机耗油大,另一方面也污染了环境。
为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和专家致力于对车、船、民用及工业用燃料的研究。目前对燃料燃烧的处理方法主要为二大类:一是对燃料燃烧后尾气的处理,另一类为对燃料本身的处理,目标在于使燃料能得到充分利用,减少尾气对环境的污染。CN1072107A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稀土复合氧化物型三元催化剂及制备方法,该催化剂使用三种载体材料:A.γ-氧化铝颗粒;B.铝硅酸盐颗粒;C.荲青石蜂窝载体,以稀土金属和过渡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为活性组分的低温催化及高温催化新型三元(CO、HC、NOx)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适用于工业废气净化及含铅汽油排气净化。英国《Eureka》(No.1(1997)p27~28)上介绍利用磁性改善燃油的燃烧特征,以提高燃油的燃烧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复合金属催化模块、催化燃油减排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复合金属催化模块表层含有贵金属催化层,该贵金属催化层由贵金属混合原料,经烧灼或加热而成,该贵金属混合原料包括58~60重量份的锡、3~6重量份的锑、1~2重量份的钼、3~6重量份的稀土、1~2重量份的钯、1~2重量份的二硫化钼、1~2重量份的铈、0.25~0.8重量份的铂和0.25~0.8重量份的钨。
铈经加热或灼烧后,转化为氧化铈,可增加燃油携氧能力;元素锑有防燃、润滑效果;元素钯可抗氢中毒;元素铂可抗硫;钼有升温还原作用。
所述稀土可以选中国南方出产的中重稀土矿粉。上述贵金属主要成分为相对较为便宜的锡,锡一方面起到了粘合剂作用,将其他贵金属熔合为一体。当燃油经过时,本复合金属催化模块促燃油大分子团转化为小分子,并促使小分子表现出较强的极性,便于经过化油器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混合,进一步更充分地燃烧。
作为优化,所述贵金属混合原料还包括0.25~0.8重量份的铑。铑元素有利燃油催化,但不利于脱硫。不加铑元素,适合催化柴油,添加铑元素适合催化汽油。
本发明催化燃油减排装置包括壳体,该壳体中空,其两端分别为进口和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封有多个前述复合金属催化模块。使用时,将催化燃油减排装置安装在燃油发动机高压泵与低压泵进油管之间,并使靠近永磁组的一端为出油口,另一端为进油口,切勿装反。安装时严禁明火。
如此设计,燃油在油泵的作用下,高速进入壳体,受永磁体组阻碍,油温升至40~60℃,燃油分子经过强磁切割和稀有贵金属催化后,燃油分子团分化成更细小的分子团,增加其活性和与氧分子结合的能力,燃油进入发动机后得以充分燃烧,从而减少有害废气的排放,减少积碳,同时增加了发动机的动力,降低了发动机油耗;而且蜂窝催化剂模块释放出的纳米金属离子随燃油进入发动机,通过热激活原理在发动机内缸壁与活塞之间形成润滑层,提高了发动机缸壁与活塞表面光洁度与润滑性能,减轻活塞与缸壁之间的工作磨损,减少发动机内的积碳结晶,从而提高了燃油发动机的各项性能。
作为优化,所述复合金属催化模块呈球形,其表面均匀设有多个沟槽,所述壳体包含永磁体圆筒,该永磁体圆筒内外圆周面分别为其两极,所述复合金属催化模块充满该永磁体圆筒。如此设计,燃油经过时,强磁极化和贵金属催化同时进行,效果更好。
作为优化,所述复合金属催化模块呈齿轮状,其表面均匀开有多个纵向齿槽,其中心设有通孔,所述壳体包含永磁体圆筒,该永磁体圆筒内外圆周面分别为其两极,所述复合金属催化模块充满该永磁体圆筒。如此设计,便于加工。
作为优化,本催化燃油减排装置还包括永磁块组,每个永磁块组由多块永磁体组成,相邻永磁体极性相反,并夹有支撑块;所述复合金属催化模块呈圆柱形,其上开有多个均匀分布方形或圆形通孔,上述通孔贯穿圆柱形复合金属催化模块的上底和下底,永磁块组与复合金属催化模块在壳体内间隔设置。如此设计,永磁块组与复合金属催化模块分别独立,且间隔布置,组装方便。
作为优化,相邻永磁体的相对面上均吸附有薄铁片。如此设计,便于永磁体保持强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大龙,未经孙大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95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簧单片喷底漆工装
- 下一篇:多系统集成喷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