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值模拟与试验运行数据的燃烧系统复合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6736.8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0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牛玉广;沙超;康俊杰;刘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史双元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值 模拟 试验 运行 数据 燃烧 系统 复合 建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站锅炉燃烧系统燃烧过程的复合建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数值模拟与试验运行数据的燃烧系统复合建模方法。具体说是一种以数值模拟模型提供数据并结合机组试验数据、实时运行数据建立LS-SVM模型的复合建模方法。
技术背景
机理建模是从基本物理定律,即利用各个专门学科领域提出的物质和能量的守恒性和连续性原理,以及系统(设备)的结构数据推导出模型。这种方法得出的数学模型称之为机理模型,这种建立模型的方法称为解析法。fluent软件属于计算流体软件(CFD),用于流体传热、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利用该软件来完成炉膛内完整的煤粉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生成炉膛的流场和温度场,以及O2、NOx等分布,进而得出锅炉效率。但是这种数值模拟模型计算速度很慢,无法直接应用到锅炉燃烧优化中去。
机器学习建模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对非线性系统具有很强的逼近能力,以等式约束代替不等式约束,将模型的训练转化为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简化了计算,缩短了训练时间,非常适合于从试验数据建立模型。但是这种黑箱辨识方法无法反应锅炉内部机理,建模精度受建模时的训练样本数据影响较大,好的建模数据对LS-SVM模型非常重要。
电站锅炉燃烧过程是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涉及到燃烧学、流体力学、热力学、传热传质学等学科领域。目前用于电厂锅炉燃烧优化的模型多是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机器学习模型,建模数据只是锅炉试验数据,数据来源过于单一,并且试验数据无法涉及所有工况,这样会极大影响机器学习模型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电站锅炉燃烧系统提供一种基于数值模拟与试验运行数据的复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选用可用于流体传热、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对目标锅炉的煤粉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建模;
(2)确定输入变量,利用正交法给定训练样本数据组数和各输入变量的值,利用第1步中的数值模拟模型计算每组输入对应的输出,得到变量列表;
(3)利用(2)中变量列表作为训练样本集,建立初始机理LS-SVM模型;
(4)采集目标电厂的燃烧调整试验数据,整合试验验数据,利用最小欧氏距离法修正机理LS-SVM模型;
(5)对于锅炉运行的实时数据,以允许的最大误差δs为基准,对LS-SVM进行实时更新。
所述数值模拟建模采用三维稳态模拟方法,建立目标煤粉炉的数值模拟模型;
所述步骤(2)根据建立的煤粉炉数值模拟模型计算LS-SVM建模所需要的训练样本数据,针对LS-SVM所建立的目标模型,首先确立合适的输入变量,并且确定各输入变量的取值范围,利用正交法给定训练样本数据组数和各输入变量的值,得到变量列表,得到试验数据,建立机理LS-SVM模型;
所述步骤(4)对目标电厂锅炉进行燃烧调整试验,通过数值模拟模型计算出每组数据的输出,根据电厂实时数据更新LS-SVM模型;
所述步骤(5)对于锅炉运行的实时数据,以允许的最大误差δs为基准,对LS-SVM进行实时更新,对于新的输入数据xj,比较模型的预测输出Yj与对象的实际输出yj,通过式δ=|(yj-Yj)/yj|计算模型预测的相对误差δ,若δ≤δs,则说明模型对新输入有效,若δ>δs,则模型失效,需要对模型进行更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数值模拟模型计算出的样本数据、实验数据建立LS-SVM初始模型,弥补单纯的实验数据建模时数据单一的不足。利用电厂实时更新的数据更新模型,有效地提高了LS-SVM模型的精度,为锅炉燃烧优化打好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燃烧系统复合建模方法总体流程图。
图2为针对某燃煤发电机组锅炉的LS-SVM模型更新算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值模拟与试验运行数据的复合建模方法。下面结合附图予以说明。
图1燃烧系统复合建模方法总体流程图。包括如下主要步骤:
(1)选用可用于流体传热、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对目标锅炉的煤粉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建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67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