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梨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54427.7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3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峰;牛欣欣;马江红;高颖;祝瑞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冕宁县源森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12 | 分类号: | A23L1/212;A23L1/09;A23P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唐丽蓉 |
地址: | 615600 四川省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梨 含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刺梨口含片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刺梨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刺梨 Rosa roxburghii Tartt ,又名茨梨、木梨子、文先果、送春归、缫丝花等。属蔷薇科蔷薇属野生落叶灌木,果实为仁果,球形,有刺,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成熟的刺梨果实为黄色,有特殊的香味,肉质较粗糙,果肉粗纤维含量7.5 ~8.0%,酸涩,不宜鲜食,目前主要用于果汁加工。《本草纲目拾遗》中有相关记载,《中药大辞典》中亦收藏有该品种,民间主要是将其果实和根入药,用以消食健脾、收敛止泻、防暑等功用。从 20世纪 8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对刺梨及其产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深入研究,刺梨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用保健作用,如滋补、健胃、消食、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等。有关部门实验及临床结果证实,刺梨汁具有护肝防癌、促进食欲、延缓衰老、提高肌体免疫力以及防止老人血管硬化、高血压等作用 。因此,刺梨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其中用刺梨加工生产的口含片的相关报道有:
CN101181390公开了一种刺梨汁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刺梨在4~5℃条件下粉碎并榨汁,经过滤或离心除去沉渣后浓缩滤液得到稠状的浓缩刺梨汁,然后用该刺梨汁与木糖醇、微晶纤维素、淀粉等配伍,经混料、润湿、过筛、干燥、再过筛、整粒,最后加硬脂酸镁压片而制成。成品每片重200~300mg,活性刺梨汁含量为100~150mg。
CN101461518公开了一种刺梨含片及其制备方法,该工艺是将刺梨果实经筛选、清洗并晾干表面水分后,按配方量投料榨汁。鲜榨的刺梨汁在静置24h后过滤并使用臭氧或紫外灯消毒,滤液通过减压浓缩为流浸膏后,配伍以蔗糖粉、异麦芽低聚糖(900)、甘露醇、柠檬酸、酒石酸和硬脂酸镁,经造粒后压片而制成。
以上两种公开的技术方案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尤其是其加工原料都采用的是刺梨汁,因此,均存在如下几个共同的问题:
1、由于刺梨是仁果,比较坚硬,纤维素含量高,不像浆果那样容易出汁,因而不仅破碎所需要的压力较大,且出汁率低,浓缩时间长,耗能。
2、由于刺梨在榨汁后需要经过过滤离心等处理,果肉中的膳食纤维素、单宁、脂肪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营养物质,会随着残渣丢弃而浪费了,降低了原料的利用率。
3、由于刺梨采收期在每年的8月下旬至9月上旬,采收期短,如果大批量生产,不仅需要大量劳力,且在采收期后,设备将会被闲置,设备利用率极低;若采用刺梨鲜果或者刺梨汁贮存保鲜,需要修建保鲜库,增加生产成本,且此法保藏的时间也很短。此外因采用刺梨汁作为含片生产原料就会造成生产上的很多不便,而上述两个发明中均未提及。
4、从CN101181390公开的方法,经换算,其每片中所含刺梨仅约1~2.3 %,而CN101461518所公开的方法中刺梨汁用量虽高达65~75%,但因未公布所采用的刺梨汁的浓度而无法得知每片中刺梨的具体含量。作为一种刺梨风味食品,原料用量过低会造成产品风味不明显,而过高则又需要考虑产品的成本问题,突出原料本身的特殊风味并同时考虑产品的效益是同样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以刺梨全粉为主要原料的刺梨口含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刺梨口含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刺梨口含片,其特征在于该口含片为光滑紧实片状,外观色泽呈浅黄色,且按重量份计每片含有:
按重量份计每片优选含有: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刺梨口含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工艺步骤和条件如下:
(1)将刺梨果实进行筛选、清洗并晾干表面水分后在40~70℃下干燥至含水量3~15%,然后粉碎至粒度为100~400目得刺梨全粉,同时将蔗糖、苹果酸和柠檬酸磨粉至100~400目;
(2)先将5~20份刺梨全粉、10~35份麦芽糊精、5~15份β-环状糊精、20~50份蔗糖粉、1~5份柠檬酸与0.5~2份苹果酸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喷洒体积百分比浓度为40~70%的乙醇溶液制成软材,使软材中乙醇溶液的含量为5~12%;
(3)让软材通过10~30目筛网形成颗粒,然后在40~80℃下烘干至含水率1~6%;
(4)将干燥后的软材颗粒过10~30目筛以整粒,整粒后,加入1~4份硬脂酸镁并混合均匀,加盖静置5~15min后,压片、杀菌、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冕宁县源森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冕宁县源森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44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确定可行的水力压裂方案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放电加工装置及放电加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