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悬浮后桥的双轴承减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4637.8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8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沈仕雄;王廷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耀强洛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00 | 分类号: | B60B35/00;B60T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王滨生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浮 后桥 轴承 方法 | ||
1.一种全悬浮后桥的双轴承减重方法,是由:传动半轴(1),桥壳(2),刹车盘(3),制动鼓组件(4),锁紧圆螺母组件(5),半轴螺栓(6),轴承一(7),轴承二(8),孔型挡圈(9),密封圈(10)构成;其特征在于:老年用三轮摩托车在承受重量时将所有重力作用于制动鼓组件(4)上方,制动鼓组件(4)受力后将重力向下传递到整个制动鼓组件(4),锁紧圆螺母组件(5)与密封圈(10)将制动鼓组件(4)固定在传动半轴(1)上,制动鼓组件(4)将重力向中心传替到并列设置的轴承一(7)和轴承二(8)上,轴承一(7)和轴承二(8)外套受力后在轴承旋转过程中经滚子传替到轴承内套,轴承一(7)和轴承二(8)的内套将力传替并分散到桥壳(2)上,桥壳(2)在传动半轴(1)的外周,桥壳(2)承受了三轮摩托车的全部重力,传动半轴(1)在桥壳(2)的保护下不承受重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悬浮后桥的双轴承减重方法,其特征在于:半轴螺栓(6)将制动鼓组件(4)固定在传动半轴(1)的端面上,使制动鼓组件(4)与轴承一(7)和轴承二(8)紧密压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悬浮后桥的双轴承减重方法,其特征在于:轴承一(7)和轴承二(8)内套与桥壳(2)紧密套合,孔型挡圈(9)防止轴承(7)和轴承二(8)松动或滑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悬浮后桥的双轴承减重方法,其特征在于:刹车时,刹车盘(3)内两侧的刹车片受弹簧拉力作用向桥壳(2)施力,桥壳(2)受力与传动半轴(1)接触,使传动半轴(1)减慢速度或停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耀强洛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耀强洛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46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交车铰接装置的后架
- 下一篇:一种电子产品高效节能激光图文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