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八轮车辆的全轮转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3626.8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9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姚凯;田新民;侯忠明;赵晓文;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轮转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转向机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八轮车辆的全轮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车辆转向过程中,同一车桥上的左、右车轮的转角关系是由桥上转向梯形机构来实现的。因此转向梯形机构的设计直接影响车辆操纵的稳定性、运行的安全性和轮胎的使用寿命。其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保证车辆转向过程中所有车轮均绕同一瞬时转向中心转动和转向时有足够大的转角满足最小转弯半径要求。采用全轮转向是解决多轴车辆转弯半径大和转向滑移问题的最佳途径,可以减小车辆转弯半径,实现全轮滚动无滑移转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八轮车辆的全轮转向机构,将八轮转向机构进行一体化设计,结构简单,易于布局,有效解决了多轴车辆转向侧滑和转弯半径大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八轮车辆的全轮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油缸,转向油缸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横拉杆,横拉杆上下两侧连接有转向连杆机构,转向连杆机构包括通过长拉杆相连接的向大臂和转向小臂,转向大臂和转向小臂还分别与车轮转向轴相连接;
转向油缸向左或向右拉动横拉杆,横拉杆带动转向连杆机构,转向连杆机构通过车轮转向轴驱动车辆的车轮向左或向右转向。
所述的转向油缸设置在三、四轮纵向和车体横向中间位置;横拉杆对称的连接在转向油缸的左右两侧;转向连杆机构左右、上下对称布局,左上的转向连杆机构通过车轮转向轴连接左一转向轮、左二转向轮,左下的转向连杆机构通过车轮转向轴连接左三转向轮、左四转向轮,右上的转向连杆机构通过车轮转向轴连接右一转向轮、右二转向轮,右下的转向连杆机构通过车轮转向轴连接右三转向轮、右四转向轮。
所述横拉杆的端部与导向杆相连接,导向板连接在导向杆上,横拉杆与导向杆之间还安装有与转向连杆机构相连接的顶杆;当转向油缸推动横拉杆后,横拉杆在导向杆和导向板的导向下轴向运动,横拉杆推动顶杆移动带动连杆机构。
所述的横拉杆由螺杆和螺套组成,横拉杆的长度可通过螺杆调整,横拉杆通过销轴和钢背轴承与转向小臂和转向大臂铰接。
所述的转向连杆机构包括通过连接转动副连接的短拉杆、梯形板、连接杆、转向大臂和转向小臂,梯形板通过短拉杆、顶杆与横拉杆相连接,梯形板通过连接杆与转向大臂相连接,还通过长拉杆与转向小臂相连接,梯形板与外转向套固定连接。
所述转向油缸推动横拉杆,横拉杆轴向运动并推动顶杆移动,顶杆经过短拉杆作用在梯形板上,梯形板拉动连接杆运动,连接杆拉动转向大臂(11),转向大臂拉动车轮转向轴转动,从而驱动中间四个轮胎转向,同时转向大臂拉动长拉杆,长拉杆拉动转向小臂转动,转向小臂驱动车轮转向轴转动,从而驱动两端四个轮胎转向,从而实现八轮车辆全轮转向。
所述的转向小臂、转向大臂通过花键槽分别与车轮转向轴相连接;转向大臂、长拉杆、转向小臂通过连接转动副相连接。
所述的连接转动副通过销轴和钢背轴承连接,保证连接处转动灵活。
所述的梯形板、横拉杆和长拉杆的长度、角度,满足阿克曼转向原理的设计要求。
所述的转向油缸两端通过螺纹与横拉杆连接,横拉杆通过螺纹与转向梯形机构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八轮车辆的全轮转向机构,将8轮转向机构进行一体化设计,结构简单,易于布局,实现了转向机构主要参数可调,全轮转向无侧滑,有效解决了多轴车辆转向侧滑和转弯半径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八轮车辆的全轮转向机构,四组转向机构单元结构相同,前后、左右对称布局,结构简单,易于布局,同时转向机构横拉杆和拉杆参数可调,可以解决安装和加工精度但来的误差问题,有效解决车辆转弯半径大和全轮转向侧滑的问题,实现车辆全轮转向无侧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转向机构三维图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转向机构结构图;
图3是转向梯形机构结构图;
其中:1、转向小臂;2、长拉杆;3、转向连杆机构;4、横拉杆;5、转向油缸;6、短拉杆;7、导向板;8、导向杆;9、顶杆;10、销轴;11、转向大臂;12、钢背轴承;13、销轴;14、外转向套;15、钢背轴承;16、梯形板;17、连接杆;18、车轮转向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36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