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自动变速桥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2301.8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9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培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培生 |
主分类号: | F16H3/44 | 分类号: | F16H3/44;F16H5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变速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传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自动变速桥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要实现自动变速,通常要具备形成变速的成套设置和相应的控制与操纵机构,结构复杂,成本高,易出故障。如果加上动力与输入、输出部件,实际是汽车的心血管,是汽车的重大部件和我国汽车技术的薄弱环节,是汽车特别是当前电动汽车研发创新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此背景下,为满足整车性能提高、成本降低的要求,采用新型离合、滑动等部件,对变速原理与控制方式进行了设计突破,实现了自动变速的轻型、可靠与低成本。本发明一个重要实施例是电机与变速器的高度集成,加上差速器总成(含动力输出轴)、桥体(桥壳,可含内外球笼和悬挂支撑件),实现了一体化的电动汽车自动变速桥,结构科学、简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自动变速桥总成,动力输入轴延伸至变速仓中,在变速仓中的动力输入轴上设置有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变速滑套总成、改型的单向器、档位太阳齿轮、行星齿轮、行星架以及齿圈,档位太阳齿轮、行星齿轮以及齿圈构成固定传输比的机构,所述变速滑套总成能够与改型的单向器匹配。
优选地,所述改型的单向器位于变速滑套总成外侧,所述变速滑套总成能够在所述动力输入轴和所述改型的单向器之间沿动力输入轴滑动。
优选地,所述变速机构通过输出齿轮或输出轴直接输出动力,或者通过差速器驱动第一、第二输出轴差速转动,所述动力输入轴为空心轴,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轴穿过所述动力输入轴内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传输比的数量至少为二个。
优选地,所述改型的单向器无内环,所述变速滑套总成充当所述改型的单向器的内环,分别与各单向器内部接触、可横向沿动力输入轴花键滑动。
优选地,变速器可与电机做成一体,电机内转,电机输出轴即变速器动力输入轴;电机外转,则外转子与齿圈或行星架连接。
优选地,此总成可另附带桥体或桥壳,桥壳或桥体可含内外球笼和悬挂支撑基础连接件。
优选地,太阳轮为动力输入部件,行星架和齿圈中的一个做为动力输出部件,另外一个做为固定部件。
优选地,太阳轮为动力输入部件,行星架为动力输出部件,齿圈外壁层是一整体圆圈,为固定的外壳的一部分,外壳内部分电机仓与变速器仓。
优选地,所述的变速滑套总成包括滑套拉环以及拉索或拨叉,所述拉索既可手动拉动,也可用电动吸力拉动;所述的变速滑套总成包括弹簧,弹簧套在输入轴上,对拉环的作用,既可推力,也可拉力;滑套也可用拨叉拨动。
更详细地,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变速桥总成,其动力接入部件即动力输入可为 齿轮 或 (电机)花键轴,动力输出为差速输出,自动变速部分包括滑套组件、单向器组件、行星齿轮排组件或 平行轴式变速齿轮组件 为一体的动力总成。
变速桥可与电机做成一体直接与变速部分同轴相接,以同心的空轴为好,电机输出轴即动力输入轴,空轴可通过差速器输出花键;电机内转,可通过外壳与变速部分的油孔连接,以利散热;。或以外壳水冷或内吹风冷
总成可附带主减速器.桥体(桥壳),桥体可含内外球笼和悬挂支撑基础连接件。
变速桥的自动变速部分为一排以上的行星排组件结构组成 ,其行星齿轮排组件的太阳轮为动力输入部件,行星架为动力输出部件,齿圈为固定的外壳;也可以太阳轮为动力输入件,其他两个为输出件、固定件,等等。
本例行星排的齿圈外壁层是一整体圆圈,各齿圈由其内壁间隔的同心但半径、齿顶圆不等的几圈齿圈横向排列在此整体圆圈内,对应啮合几组齿圈内的行星齿轮,这几组行星齿轮由同一个行星架固定。各齿圈、行星齿轮的齿形是不同的,有大小;齿数也是不同的,由传输比决定。行星齿轮内侧与其对应档的太阳轮啮合,各档的太阳轮内又各有单向器外环与齿轮内壁相连。行星架一端固定在动力输出轴 外的电机外壳即总成的间隔壁上(两个滾动轴承或一滾承一滑套)。齿圈与电机外壳为有间隔壁的一整体结构(内分电机与变速器两个不同仓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培生,未经刘培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23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紧邻半导体鳍的沟渠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与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