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机充电控制过程测试装置及其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0930.7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9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萱;李志明;桑林;叶健诚;李旭玲;马彦华;董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许婉静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直流 充电机 充电 控制 过程 测试 装置 及其 实现 方法 | ||
1.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机充电控制过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单元:采集直流充电机插头的输出电压/电流、控制导引信号、通信信号以及辅助电源值,所述采集单元的输入端子与直流充电机连接器插头相应的端子连接,输出端子与人机交互单元相应的端子连接;
控制导引电路:用于实现电动汽车对直流充电机充电的控制导引功能,所述控制导引电路与直流充电机连接器插头相应的端子连接,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相连接;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测试装置充电状态和通信过程,实现对充电过程各种状态的切换,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接口端子和驱动电路,所述接口端子分别与直流充电机连接器插头相应的端子和控制导引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控制单元具有IO功能的引脚连接,用于驱动继电器KCC1、继电器KCC2、继电器K1和继电器K2;
人机交互单元:用于实现用户与测试装置之间的信息交互,所述人机交互单元通过并行总线与控制单元连接;
电池管理模拟单元:用于实现电动汽车侧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所述电池管理模拟单元通过并行总线与人机交互单元连接;
过程状态模拟单元:用于模拟充电过程中各种状态,所述过程状态模拟单元通过并行总线与人机交互单元连接;
总线驱动:包括总线驱动1和总线驱动2,用于实现所述测试装置串行总线与负载电平匹配、电气隔离及保护,所述总线驱动通过串行总线与控制单元连接,通过RS485总线分别与负载和外部通信接口连接;
继电器K1、继电器K2:用于实现直流充电机向负载充电的状态切换;所述继电器K1一端与直流充电机连接器插头的直流输出端子DC+连接,另一端与负载的直流输入DC+连接;所述继电器K2一端与直流充电机连接器插头的直流输出端子DC-连接,另一端与负载的直流输入DC-连接;
继电器KCC1、继电器KCC2:用于实现直流充电机连接器与电动汽车之间控制导引的连接状态切换;所述继电器KCC1一端与直流充电机连接器插头的控制导引信号端子CC1连接,另一端与控制导引电路的控制导引信号端子CC1连接;所述继电器KCC2一端与直流充电机连接器插头的控制导引信号端子CC2连接,另一端与控制导引电路的控制导引信号端子CC2连接;
电源模块:为测试装置提供电源,所述电源模块接入交流220V市电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机充电控制过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单元的输入端子包括直流输入端子DC+、直流输入端子DC-、通信信号端子S+、通信信号端子S-、控制导引信号端子CC1、控制导引信号端子CC2、辅助电源端子A+、辅助电源端子A-,输出端子为模拟信号采集输出端子;
所述直流输入端子DC+与直流充电机连接器插头的直流输出端子DC+连接;
所述直流输入端子DC-与直流充电机连接器插头的直流输出端子DC-连接;
所述通信信号端子S+与直流充电机连接器插头的通信信号端子S+连接;
所述通信信号端子S-与直流充电机连接器插头的通信信号端子S-连接;
所述控制导引信号端子CC1与直流充电机连接器插头的控制导引信号端子CC1连接;
所述控制导引信号端子CC2与直流充电机连接器插头的控制导引信号端子CC2连接;
所述辅助电源端子A+与直流充电机连接器插头的辅助电源端子A+连接;
所述辅助电源端子A-与直流充电机连接器插头的辅助电源端子A-连接;
所述模拟信号采集输出端子与人机交互单元具有模拟信号采集输入端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机充电控制过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导引电路通过继电器KCC1与直流充电机连接器插头的控制导引信号端子CC1连接,继电器KCC1控制两者的连接状态;所述控制导引电路通过继电器KCC2与直流充电机连接器插头的控制导引信号端子CC2连接,继电器KCC2控制两者的连接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09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