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杆锥式对接机构的对接杆的弹性模量取值范围的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0223.8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0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前;张翔;黄奕勇;韩伟;赵勇;姚雯;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杆锥式 对接 机构 弹性模量 范围 确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小型卫星对接碰撞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杆锥式对接机构的对接杆的弹性模量取值范围的确定方法及杆锥式对接机构。
背景技术
未来中小型卫星对接过程,不需要进行人员与货物的运输,杆锥式对接方案具有可行性。现有技术中的杆锥式对接机构在设计过程中,将主要关注点放在了对接缓冲装置的设计上,而对接杆的设计方法鲜有提及。然而,带缓冲装置的杆锥式对接机构大多结构比较复杂,不适合在中小型卫星上的应用。
目前,文献“Xiang Z,Yiyong H,et al.Research of flexible beam impact dynamics based on space probe-cone docking mechanism[J].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2012,49:1053-1061.”提出了一种基于柔性杆技术的软对接方案,该方案利用柔性杆的变形特性实现对接碰撞冲击效果的缓冲,从而简化对接机构的复杂结构,为中小型卫星对接过程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另外,文献“Xiang Z,Yiyong H,et al.Design of docking probe based on dynamics model of flexible beam impact[J].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2,120:371-374.”对对接杆的结构构型设计开展了一些探究性工作。
然而,对接碰撞过程中,对接杆与对接锥相互之间可能产生的碰撞毁伤却暂时无人考虑,但考虑接触碰撞毁伤对未来对接机构重复使用设计意义重大。通过杆锥式对接机构对接过程的地面模拟实验发现,对接机构传统采用的铝制对接杆与对接锥,在发生碰撞接触时,球头表面与内锥面均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毁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杆锥式对接机构的对接杆的弹性模量取值范围的确定方法及杆锥式对接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接过程中碰撞接触可能对对接锥的内锥面造成的损伤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杆锥式对接机构的对接杆的弹性模量取值范围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确定杆锥式对接机构的动力学方程式;步骤S20:确定杆锥式对接机构的接触区域内的法向接触力和法向压缩量之间的第一关系方程式,其中,法向压缩量为对接杆的法向压缩量和对接锥的法向压缩量之和;步骤S30:获取一组被动端参数和多组主动端参数;步骤S40:将一组被动端参数、多组主动端参数及第一关系方程式分别代入动力学方程式进行迭代计算得到与每组主动端参数一一对应的多个杆锥式对接机构的对接杆和对接锥在接触区域内的法向接触力的最大值;步骤S50:确定接触区域内的接触应力与法向接触力之间的第二关系方程式,将多个法向接触力的最大值代入第二关系方程式,以得到多个接触应力的最大值;步骤S60:根据多组主动端参数中多个对接杆的弹性模量和多个接触应力的最大值确定多个接触应力的最大值和多个对接杆的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曲线,根据关系曲线确定对接杆的弹性模量的取值范围。
进一步地,动力学方程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02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件加密盒
- 下一篇:回程链路下行传输实现方法、本地服务无线设备及基站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