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皮胶原寡肽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8921.4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8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郭洪辉;洪专;张怡评;陈思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C07K4/12;C07K1/3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麻艳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皮 胶原 寡肽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皮胶原寡肽的制备工艺,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鱼皮是鱼类加工的副产物,其蛋白质含量很高,特别是胶原蛋白的含量占其蛋白质总量的一半还要多。利用蛋白酶水解胶原蛋白得到的小分子胶原寡肽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如:促进皮肤胶原代谢、预防骨质疏松、抗肿瘤、提高免疫性、抑制ACE等,可以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医药,功能食品等多个领域。同时,由于近年来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流行病的发生,考虑到原料的安全性和成本问题,采用鱼皮制备胶原寡肽更具有应用前景和价值。
近年来,随着胶原寡肽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相关研究也多有报道。用动物皮制备胶原寡肽的报道,如CN1434124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用猪皮胶原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与酸性蛋白酶或和中性蛋白酶的协同水解作用得到寡肽的方法。鱼皮胶原寡肽的制备如CN103060414A 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生物酶法制备鱼皮胶原寡肽的方法,其步骤包括预处理、酶水解、脱异味、萃取剂再生、脱色浓缩、配物干燥等步骤,制得的胶原寡肽蛋白含量为50%~53%,水分5%~5.5%,平均分子量为250~750 Da。韩凤杰等(食品科技,2006,5:130-132)提供了一种用比目鱼皮制备寡肽的方法,比目鱼皮经预处理,酶解得到了分子量分布在0.6~1.8 kDa的小肽。上述制备胶原寡肽的方法安全简便,但制备的寡肽样品蛋白含量低,分子量分布较广,不易吸收利用。为获得高胶原蛋白含量、分子量集中的胶原寡肽,本发明建立了一种新的鱼皮胶原寡肽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安全、易于操作、成本低、生产的产品纯度高的鱼皮胶原寡肽的制备工艺,以充分利用鱼类加工的副产物,变废为宝,开发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鱼皮胶原寡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鱼皮胶原寡肽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前处理:
将鱼皮用清水洗净后,投入反应釜中,加入鱼皮质量5~8倍的碱溶液,碱溶液的浓度为0.001~0.01Kg/L,搅拌1~3小时,水洗至中性;再加入鱼皮质量5~8倍的酸溶液,酸溶液的体积浓度为0.1~1%,搅拌1~3小时,水洗至中性;最后加入鱼皮质量1~2倍的水,于60℃,加热2~4小时,得到鱼皮胶原蛋白提取液;
(2)两步酶解:
向上述鱼皮提取液中,加入相当于鱼皮质量1~30%的蛋白酶进行第一步酶解,酶解温度为30~60℃,酶解反应pH值控制在6~8,酶解3~12小时;酶解结束后升温至80~85℃,恒温10~20min灭酶,得到一次酶解液;再在一次酶解液中加入相当于鱼皮质量1~30%的酸性蛋白酶进行第二步酶解,酶解温度为40~60℃,酶解反应pH值控制在3~6,酶解3~12小时;酶解结束后升温至80~85℃,恒温10~20min灭酶,得到二次酶解液;
(3)纯化浓缩:
用离心机除去二次酶解液的固体残渣;所得清液用分子量为1000 Da~8000Da的超滤膜去除少量大分子杂质,再用分子量为200 Da的纳滤膜去除无机盐和小分子杂质并浓缩,得到鱼皮胶原寡肽溶液;
(4)快速干燥:
喷雾干燥鱼皮胶原寡肽溶液,得到鱼皮胶原寡肽粉末。
所述步骤(1)前处理所使用的碱为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钠,所用酸为盐酸。
所述步骤(2)中第一步酶解所用蛋白酶为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鱼皮鱼鳞水解胶原蛋白酶(简称鱼皮鱼鳞蛋白酶)、海产品蛋白酶的一种或任意两种组合。
所述步骤(2)中调节pH所用碱为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钠,所用酸为盐酸。
所述步骤(3)中离心机为10000~15000 rpm的离心机。
所述步骤(3)中所使用的超滤膜,膜压力为0.5~1MPa,工作温度为25~40℃;所使用的纳滤膜,膜压力为1~2 MPa,工作温度为25~40℃。
所述步骤(3)中使用纳滤膜时,浓缩二次酶解液直至原体积的5%~20%。
所述步骤(4)中喷雾干燥的出风温度为70~90℃,进风温度为140~180℃。
所述步骤(4)中鱼皮胶原寡肽粉末的纯度大于90%,分子量小于1000 Da,颜色为白色或淡黄色,无异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89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旋转保温钨屏的蓝宝石炉
- 下一篇:一种研磨器用陶瓷磨头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