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液冷系统及其冷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38426.3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3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季海锋;孙崎;杨俊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日野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20 | 分类号: | F01P3/20;F01P7/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邱江霞 |
地址: | 2014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系统 及其 冷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液冷系统及其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虽然现在汽车以及汽车的发动机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的进行改进,但是在将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效率还是没有显著提高,即燃料中的大部分能量(百分之七十)没有被转化成机械能而是被转化成热能。为了防止发动机过热而采用冷却系统来散发所述热能。
目前市场上汽车用的冷却系统主要为液冷系统,汽车的液冷系统通过发动机中的管道和通路进行液体的循环。当液体流经高温度的发动机时会吸收发动机的热量,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温度。当液体流经热交换器(或散热器)时,液体中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器散发到空气中。目前的液冷系统在散热技术上已经较为成熟,但是还存在冷却系统的冷却循环管路铺设复杂,液冷系统的制造和安装成本较高等缺点。而且用户对交通工具的驾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很多的大型车辆也开始匹配小型车辆上常用的自动变速箱等部件,这类部件在运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也需要用到液冷系统,当发动机和变速箱使用同一液冷系统时,液冷系统的管路布置会更加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所用的液冷系统的冷却循环管路设置复杂以及液冷系统的制造和安装成本较高、维护不方便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液冷系统及其冷却方法,所述汽车液冷系统能够使汽车的冷却系统循环管路较为简约从而节省大量空间,并且所述汽车液冷系统的制造和安装成本较低。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汽车液冷系统,其包括:一发动机内冷却循环流路、一水箱以及一节温器,所述汽车液冷系统还包括一第一外冷却循环流路和一第二外冷却循环流路,其中,所述第一外冷却循环流路经所述节温器接入所述发动机内冷却循环流路;所述第二外冷却循环流路依次经所述节温器、所述水箱接入所述发动机内冷却循环流路;所述节温器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外冷却循环流路、所述第二外冷却循环流路之间的切换,所述节温器置设于一外置节温器室内。
本发明的汽车液冷系统中,所述第一外冷却循环流路经所述节温器接入所述发动机内冷却循环流路为:所述外循环流路在接入所述发动机内冷却循环流路前不必再经过其他支路,直接进入所述发动机内冷却循环流路,减化了冷却系统的流路,省却了大量的支路布管路的空间,且节约了制冷的成本;所述第二外冷却循环流路依次经所述节温器、所述水箱接入所述发动机内冷却循环流路为:所述第二外冷却循环流路在经过所述水箱后不必经过其他支路直接进入所述发动机内冷却循环流路。所述发动机内冷却循环流路处于常开状态,即当所述汽车液冷系统在正常工作时,所述发动机内冷却循环流路中的冷却液体总是不停流动并带走汽车发动机的热量的。
将所述发动机内冷却循环流路处于常开状态的方法可以为:将发动机的节温器室中用于连接发动机内冷却循环流路以外的流路的接口封闭,即可实现发动机内冷却循环流路处于常开状态。这样能够把如发动机小循环一类的流路拆除掉,而且所述汽车液冷系统可以不需要发动机的节温器,结构更加简洁,制造和装配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在维护汽车液冷系统时,由于结构更加简洁,维护所用时间和成本都会降低。
较佳地,所述汽车液冷系统包括一用于给所述汽车液冷系统中液体提供动力的水泵,所述第一外冷却循环流路依次经所述节温器、所述水泵接入所述发动机内冷却循环流路;所述第二外冷却循环流路依次经所述节温器、所述水箱、所述水泵接入所述发动机内冷却循环流路。
在第一外冷却循环流路上,所述水泵处于所述节温器与发动机连接的流路中并给所述汽车液冷系统中液体提供动力;在第二外冷却循环流路上,所述水泵处于所述水箱与发动机连接的流路中并给所述汽车液冷系统中液体提供动力。
较佳地,所述第一外冷却循环流路与所述第二外冷却循环流路均接入汽车的自动变速箱内冷却循环流路。
自动变速箱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述第一外冷却循环流路与所述第二外冷却循环流路均接入所述自动变速箱后能够带走大部分的热量,使所述自动变速箱保持正常工作的温度。
较佳地,所述第一外冷却循环流路与所述第二外冷却循环流路均接入汽车的液力缓速器内冷却循环流路。
液力缓速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述第一外冷却循环流路与所述第二外冷却循环流路均接入所述液力缓速器后能够带走大部分的热量,使所述液力缓速器保持正常工作的温度。
较佳地,所述汽车为客车或货车。目前,很多的客车和货车上都使用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箱的加入会使汽车的冷却系统复杂性提高,而所述汽车液冷系统结构简单,更适用于装配自动变速箱的客车或货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日野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日野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84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