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轮驱动车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7306.1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8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松野浩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7/348 | 分类号: | B60K17/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金玉兰;金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轮驱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当地分配由发动机等的驱动源产生的驱动力的四轮驱动车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车辆提出有各种四轮驱动车的控制装置并被实用化,例如在日本特开2005-289160号公报(以下称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的控制技术:四轮驱动车的驱动力控制装置具备能够变更前后轮的驱动力分配比或者前轮或后轮的左右的驱动力分配比的转矩分配结构,对于该四轮驱动车的驱动力控制装置而言,随着横向加速度信号的绝对值的增大,控制前后轮的驱动力分配比以使后轮分配比变大,同时控制前轮或者后轮的左右的驱动力分配比以使转弯外轮侧的驱动力变大。并且,在日本特开2001-277882号公报(以下称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如下的控制技术:四轮驱动车将前后车轮的某一个当作主驱动轮,将另一个当作副驱动轮,其中对于通过改变离合器的接合力来控制分配到副驱动轮的驱动力的四轮驱动车的驱动力控制装置而言,当以下的任一条件成立时,控制离合器的接合力以向副驱动轮分配驱动力直到副驱动轮的平均车轮速度达到第二预定速度以上的值的第三预定速度以上,其中条件分别为:主驱动轮的一方的车轮速度在第一预定速度以上,并且主驱动轮的另一方的车轮速度未达到第一预定速度;以及,主驱动轮的平均车轮速度在第二预定速度以上,并且副驱动轮的平均车轮速度未达到第二预定速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891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77882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四轮驱动车的控制装置中,将变更左右轮的驱动力分配比的离合器构件分别设置在左右轮,由此产生因离合器构件的机械误差(特性偏差)导致的车辆动作的左右差异。并且,就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基于车轮速度等的车辆驾驶状态来执行驱动力分配控制的技术而言,该技术在提高通过从主驱动轴向副驱动轴的转矩移动实现的牵引性能或转弯性能方面上是有效的,但是当向车辆施加偏航力矩而控制车辆的偏航动作时,还需要将传递到副驱动轴的驱动转矩再分配至左右轮各自的离合器,受到上述专利文献1中说明的离合器构件的机械误差导致的影响,无法精确地进行驱动力分配控制,具有无法实现计划的车辆的偏航动作控制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四轮驱动车的控制装置:例如,即使针对在左右轮分别具备离合器构件的四轮驱动车,也可以防止因离合器构件的机械误差导致的左右差异或偏航,同时抑制主驱动轮的滑动,从而将适当的偏航力矩施加到车辆。
本发明的四轮驱动车的控制装置的一方式为,四轮驱动车的控制装置在由前轴和后轴中的某一个构成的主驱动轴与由另一个构成的副驱动轴之间设有可自由改变所述主驱动轴和所述副驱动轴之间的驱动力分配的驱动力分配单元,在所述副驱动轴上设置自由地通断分别向左车轮侧和右车轮侧的驱动力的传递的离合器单元来代替左右轮之间的差动机构,其中,该控制装置具备:驾驶状态检测单元,检测车辆的驾驶状态;目标偏航力矩计算单元,基于所述车辆的驾驶状态,计算施加于车辆的偏航力矩作为目标偏航力矩;控制单元,当在预设的车辆的驾驶条件成立而向车辆施加所述目标偏航力矩时,接合所述副驱动轴的转弯外轮侧的离合器单元,同时开放转弯内轮侧的离合器单元,并基于所述目标偏航力矩控制所述驱动力分配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四轮驱动车的控制装置,例如即使针对在左右轮分别具备离合器构件的四轮驱动车,也可以防止因离合器构件的机械误差导致的左右差异或偏航,同时抑制主驱动轮的滑动,从而能够将适当的偏航力矩施加到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概要构成的说明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的功能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四轮驱动控制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各离合器的动作的说明图,其中,图4(a)为所有离合器处于开放状态的说明图,图4(b)为向车辆施加偏航力矩时的离合器控制状态的说明图。
主要符号说明:
1 发动机
2 自动变速装置
3 分动器件
4 后驱动轴
5 传动轴
6 主动小齿轮轴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73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