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稳定性增强的疏水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纳米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5498.2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8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鹏;饶小平;宋海欧;姚冬婷;韩建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1/04 | 分类号: | C01B31/04;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稳定性 增强 疏水 功能 氧化 石墨 纳米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热稳定性增强的疏水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纳米杂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杂化材料具有以下结构: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稳定性增强的疏水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纳米杂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杂化材料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1、以天然鳞片石墨粉制备氧化石墨固体;
步骤2、超声下,制备氧化石墨烯DMF悬浮液,氧化石墨和DMF溶剂的比为7.5~15 mg/mL;
步骤3、配制脱氢枞胺(DHAA)的DMF溶液;脱氢枞胺与DMF的比例为(50:1)~(5:1) mg/mL;
步骤4、将步骤2的悬浮液与步骤3配制的脱氢枞胺溶液混合,氧化石墨烯与脱氢枞胺的质量比例为(10:1)~(1:10),加热搅拌反应;
步骤5、减压过滤、洗涤、干燥后即得到功能化石墨烯纳米杂化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稳定性增强的疏水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纳米杂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氧化石墨固体采用改进后的Hummers方法制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稳定性增强的疏水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纳米杂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超声时间为3~10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稳定性增强的疏水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纳米杂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100~150 ℃;所述的反应时间为1~3天。
6.一种热稳定性增强的疏水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纳米杂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天然鳞片石墨粉制备氧化石墨固体;
步骤2、超声下,制备氧化石墨烯DMF悬浮液,氧化石墨和DMF溶剂的比为7.5~15 mg/mL;
步骤3、配制脱氢枞胺的DMF溶液;脱氢枞胺与DMF的比例为(50:1)~(5:1) mg/mL;
步骤4、将步骤2的悬浮液与步骤3配制的脱氢枞胺溶液混合,氧化石墨烯与脱氢枞胺的质量比例为(10:1)~(1:10),加热搅拌反应;
步骤5、减压过滤、洗涤、干燥后即得到功能化石墨烯纳米杂化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稳定性增强的疏水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纳米杂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氧化石墨固体采用改进后的Hummers方法制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稳定性增强的疏水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纳米杂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超声时间为3~10 h。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稳定性增强的疏水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纳米杂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100~150 ℃;所述的反应时间为1~3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549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临床用伤口护理药
- 下一篇:基于参数在线辨识的开关类设备状态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