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推力杆及其组装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5243.6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0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林;谢端康;赵亚彬;罗承俊;邹波;郭春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B23K9/16;B23K9/12;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推力 及其 组装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悬架系统部件及其组装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推力杆球头与套管部件及其组装工艺,主要应用于汽车推力杆球头与套管的组装工艺,并可普及到汽车以及机车的连杆、吊杆、稳定杆等杆类部件的组装工艺中去。
背景技术
装载量是决定车辆运输效益的重要因素,轻量化是实现装载量最大化的最有效途径,随着油价和物流成本的急剧增加,现在客户越来越关注整车的自重,燃油经济性等指标,主机厂也通过优化车辆零部件来达到轻量化,其中车辆悬架系统的推力杆也是重点研究对象。
随着空气悬架和重载卡车迅猛发展,汽车推力杆得到广泛应用,汽车推力杆的需求大幅度增加。2012年,国内需求量达到近300万套。目前,市场上汽车推力杆的组装一般采用摩擦焊、螺纹和热铆接连接工艺。这三种连接工艺的优点在于:摩擦焊连接工艺可以保证更加精确的杆长公差,其焊接强度可以强于本体材料的强度;螺纹连接工艺主要是用于实现安装的方便性;热铆接连接工艺是目前市场上最多的一种连接形式,能够保证足够的铆接强度和一定范围内的尺寸公差。但是,以上三种连接工艺决定了其推力杆球头必须采用铸造或锻造件,产品的重量较重,成本较高;另外摩擦焊连接工艺所采用的设备较为昂贵,间接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在热铆接加工过程中,需要在球头上增加一段与套管连接的连接部,从而进一步增加了产品的整体重量和成本;螺纹连接本身的螺纹防腐蚀、螺纹松动或者滑丝等缺陷难以控制,而且其抗扭和抗拉能力较低。
公开号为CN1958319A,公开日期为2007年5月9日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推力杆球头与套管组件及其组装工艺,包括推力杆与套管,所述推力杆球头与套管连接部位为波纹形状连接的。所述汽车推力杆球头与套管的组装工艺是将推力杆球头与套管连接部位加工成波纹形状,将套管与推力杆球头连接部位加工成相配的薄壁套筒,再通过热铆接工艺将所述汽车推力杆球头与套管组装在一起。
公开号为CN101195331A,公开日期为2008年6月11日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推力杆及其组装工艺,该汽车推力杆包括推力杆球头与套管,所述汽车推力杆球头与套管的组装工艺是将球头与套管连接部位加工成套管等壁厚的空心管状结构,然后采用摩擦焊接工艺将所述推力杆球头与套管组装在一起。
上述专利文献中描述的组装工艺采用的是热铆接或摩擦焊连接,所以其描述的推力杆球头必须采用铸造或锻造件,从而会使产品的重量较重,成本较高;在上述专利文献中描述的推力杆球头上都设置了一段与套管的连接部位,从而进一步增加了产品的整体重量和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低成本、轻量化的汽车推力杆及其组装工艺,该汽车推力杆及其组装工艺在满足产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在现有结构和工艺基础上降低产品重量和产品制造成本,使汽车更加节能、环保,提高了综合效益。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推力杆,包括套管与推力杆球头,所述套管与推力杆球头的连接部位是采用坡口形状相贯连接的,所述推力杆球头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坡口形状相贯连接是将所述套管两端头加工成与所述推力杆球头外圆轮廓相贯的坡口形状,将所述套管与推力杆球头焊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套管两端头是通过相贯线切割机加工成与所述推力杆球头外圆轮廓相贯的坡口形状。
优选的,所述推力杆球头由精拉管或棒料加工而成。
优选的,所述套管为空心圆筒结构或实心圆筒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汽车推力杆的组装工艺,所述组装工艺是采用两端同步转动焊接工艺,在所述套管与推力杆球头的同步转动过程中,通过气体保护焊将套管与推力杆球头连接在一起,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套管两端头加工成与所述推力杆球头外圆轮廓相贯的坡口形状;
2)、根据图纸的要求,将两端的所述推力杆球头和套管分别放置在相贯线双环缝自动焊接机的位于上料工位的第一工件、第二工件托举机构上的托架上,使得所述套管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推力杆球头两端的中点位置;
3)、控制移动所述相贯线双环缝自动焊接机的工作平台将所述推力杆球头和套管送到焊接工位,控制所述第一工件、第二工件托举机构上升将推力杆球头和套管送到加工位置并通过所述相贯线双环缝自动焊接机的夹爪将所述推力杆球头和套管夹住;
4)、再次检查安装定位是否与图纸要求一致,并检查保护气体、焊条等是否正确,编制PLC控制程序,按照工艺文件要求设定好相贯线双环缝自动焊接机的电压、电流、焊枪运动轨迹以及焊接进给速度等工艺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52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菜肴盛放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GC/MS技术的普洱熟茶指纹图谱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