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履带式全地形车减震底盘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3779.4 | 申请日: | 2013-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5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山铁;唐正洪;杨荣贵;石凯凯;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24 | 分类号: | B62D55/24;B62D55/14;B62D55/112;B62D55/1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0006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式 地形 减震 底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履带式工程车辆,尤其涉及一种履带式工程车辆底盘。
背景技术
履带式全地形车是一种用于山地、雪地、沼泽、河滩、沙漠、沟壑等地形的水陆两栖多功能双车体特种越野车,其作业环境十分复杂恶劣,因此要求必须具有较好的越野通过性和较高机动灵活性,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而目前比较成熟的履带式工程车辆,其支重轮与主梁之间通常采用刚性连接,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强烈震动;因此不能满足履带式全地形车的减震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有效减缓震动冲击、保证车辆在复杂路面平顺高速通行的履带式全地形车减震底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由两根主梁、固定在该两主梁之间的两根横梁构成的底盘架,设在各所述主梁下方的多个支重轮组、将各所述支重轮组包络的履带;所述支重轮组由拐臂轴、设在该拐臂轴两端的支重轮构成;固定在主梁上的多个橡胶扭力轴套分别与对应的拐臂轴连接。
在各主梁的内外侧分别固定有减震油缸,两个减震油缸的活塞杆与最前端的那个拐臂轴连接;履带为橡胶履带;支重轮的表面包覆有橡胶层。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将支重轮与主梁之间的刚性连接改为了由橡胶扭力轴套的弹性连接,各主梁上的橡胶扭力轴套得以实现独立减震、互不影响;因此可以承载径向、轴向、扭转以及偏转载荷,有效地改善了底盘的减震性能,可充分缓解由于坑洼路面对车身的冲击、提高了全地形车的行驶平顺性和舒适性。不仅如此,由于在底盘前部增加了两组共四个减震油缸,当车辆高速运行在崎岖路面时可起到衰减振动、缓冲路面的冲击的作用。另外,由于采用了橡胶履带、以及采用了由橡胶包覆的支重轮,不仅可进一步增强底盘的减震效果,而且还能保护路面免遭破坏、降低行驶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减震等效示意图。
图中:减震油缸1、拐臂轴2、橡胶扭力轴套3、主梁4、支重轮5、履带6、横梁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底盘架由两根主梁4、固定在两主梁4之间的两根横梁7构成。在各主梁4的下方有多个支重轮组,所述支重轮组由拐臂轴2、分别设在该拐臂轴两端的支重轮5构成;固定在主梁上的多个橡胶扭力轴套3分别与对应的拐臂轴2连接,套在各主梁4上的履带6将各支重轮5、驱动轮、以及各拖链轮(图中未示出)包络。
为了提高减震效果,在各主梁4的内外侧分别固定有减震油缸1,各主梁4上的两个减震油缸1的活塞杆与最前端的那个拐臂轴2连接。为了进一步减缓震动冲击、提高乘车舒适性,同时也为了避免损伤路面、减轻重量以及消除行驶噪音;履带6采用橡胶履带,支重轮5的表面采用橡胶层包覆。
从图2可以看出,橡胶履带是最先发挥减震作用的弹性原件,之后由包覆有橡胶层的支重轮5进一步吸收震动冲击能量,最后再由与扭力轴套3并联的阻尼减振器(减震油缸1)共同吸收震动冲击能量;如此经过三级减震后,可大幅减小路面对车辆的冲击。本发明由于采用串联(橡胶履带与包覆有橡胶层的支重轮5串联)与并联(扭力轴套3与减震油缸1并联)混合的减震方式;因此不仅可以对径向起到减震效果,而且在轴向、偏转方向以及扭转方向的减震效果也很明显,改善了全地形车在复杂路面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37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