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氯化镁(2,2,6,6-四甲基哌啶)锂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3097.3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5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典正;张江林;何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虞华伦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3/02 | 分类号: | C07F3/02;C07D217/2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236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镁 甲基 哌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金属化合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氯化镁(2,2,6,6-四甲基哌啶)锂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芳烃的金属化反应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种重要的转化,通过该转化可以进一步实现芳烃区域选择性的官能化反应,得到各种各样的芳烃衍生物。常规上,芳烃的去质子化(即金属化反应)一般使用如烷基锂(RLi)或胺基锂(R2NLi)等锂碱来实现。然而由于这些锂碱的反应活性过高,常常引起一些难以预料的副反应。采用这些锂碱的另外一个缺点是室温下这些锂碱(主要至胺基锂)的四氢呋喃溶液不稳定,因此使用时往往需要原位进行生成。此外,采用这些锂碱对芳烃去质子化的时候,常常需要使用非常低的温度(-70~-90℃),这导致了这些反应的放大比较困难并且能够适用的溶剂比较有限,一般为四氢呋喃/正己烷。
保罗·克内歇尔等人报道了二氯化镁(2,2,6,6-四甲基哌啶)锂盐(CAS号:898838-07-8)的应用(Org.Lett.,Vol.8,No.24,2006),采用该氨基镁类化合物可以实现芳烃的去质子化。同锂碱试剂相比,该氨基镁类化合物可以容忍各种活泼的官能团,如酯基、硝基甚至酮羰基。通过对含有酯基的芳烃进行去质子化后,再与苯甲酰氯反应实现苯甲酰化,具体过程用反应式表示如下:
保罗·克内歇尔等人还公开了一种二氯化镁(2,2,6,6-四甲基哌啶)锂盐(TMPMgCl·LiCl)的制备方法(Org.Lett.,Vol.8,No.24,2006;WO2008/087057A1),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氮气保护下,向250mL反应瓶中加入新鲜滴定的i-PrMgCl·LiCl(100mL,1.2M的四氢呋喃溶液,120mmol),然后在室温下滴加2,2,6,6-四甲基哌啶(TMPH)(19.8g,126mmol,1.05equiv),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4h反应完成,得到TMPMgCl·LiCl的溶液,产物浓度采用苯甲酸的四氢呋喃溶液进行滴定,滴定时以4-苯偶氮二苯胺(4-(phenylazo)diphenylamine,CAS:101-75-7)作为指示剂,颜色由黄色变成紫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该二氯化镁(2,2,6,6-四甲基哌啶)锂盐的制备方法中,需要采用i-PrMgCl·LiCl溶液作为原料,同i-PrMgCl溶液相比,i-PrMgCl·LiCl溶液的市售价格昂贵得多,而且高浓度的i-PrMgCl·LiCl溶液比较难以获得,因此采用i-PrMgCl溶液代替i-PrMgCl·LiCl溶液合成二氯化镁(2,2,6,6-四甲基哌啶)锂盐意义十分重大。然而,采用i-PrMgCl溶液用于合成二氯化镁(2,2,6,6-四甲基哌啶)锂盐碰到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转化率不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氯化镁(2,2,6,6-四甲基哌啶)锂盐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使用的试剂便宜,而且反应的转化率较高。
一种二氯化镁(2,2,6,6-四甲基哌啶)锂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无水氯化锂、2,2,6,6-四甲基哌啶和催化量的1,10-菲啰啉分散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在搅拌条件下,0-50℃温度时滴加异丙基氯化镁的溶液,滴完后保温进行反应,反应完全后经过处理得到所述的二氯化镁(2,2,6,6-四甲基哌啶)锂盐的溶液。
本发明中,通过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量的1,10-菲啰啉(CAS:5144-89-8),使异丙基氯化镁、氯化锂和2,2,6,6-四甲基哌啶一锅进行反应,以较高的收率得到了产品二氯化镁(2,2,6,6-四甲基哌啶)锂盐。其中,1,10-菲啰啉能使反应收率提高的原因可能是:1,10-菲啰啉所含有的N与氯化锂的锂离子配位,增加氯化锂的溶解性能,并同时与异丙基氯化镁的镁进行配位,增加了该格式试剂的反应活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氮气或者氩气。
作为优选,所述的1,10-菲啰啉的用量为所述的2,2,6,6-四甲基哌啶的摩尔量的0.1~1%,进一步优选为0.1~0.5%;所述的1,10-菲啰啉的用量过低,催化效果不明显,产率得不到足够的提高,1,10-菲啰啉的用量过高,有可能会在反应体系中引入杂质,影响后续使用。
本发明中,所述的2,2,6,6-四甲基哌啶、无水氯化锂和异丙基氯化镁的用量大致相等即可,作为优选,所述的2,2,6,6-四甲基哌啶、无水氯化锂和异丙基氯化镁的摩尔比为1:0.9~1.2:0.9~1.2,此时,能够使原料较充分的反应完全,减少未反应的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虞华伦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虞华伦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30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地理位置分享文件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同步升级控制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