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隔离结构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32639.5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0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储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762 | 分类号: | H01L21/76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75 | 代理人: | 吴世华;林彦之 |
地址: | 20121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结构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隔离结构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绝缘层上的硅(silicon-on-insulator,SOI)是由底层硅/绝缘层/顶层硅构成的。中间的绝缘层通常为二氧化硅,简称埋氧层,用来隔离器件和硅衬底。现在,基于SOI技术的产品已经遍布了微处理器、打印设备、网络和存储设备以及手表和汽车电子等超低功耗产品,这些产品对器件速度、功能性以及低功耗都有着特殊的要求。研究还表明,与基于体硅衬底的器件相比,在相同漏电流下,基于SOI衬底的器件性能得到明显提高,且具有更低的瞬态失效率,瞬态失效方面可以改善5-7倍;基于SOI衬底的器件具有更优的温度敏感性,因此可以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此外,由于消除了寄生在场效应晶体管(FET)间的寄生双极器件,因此避免了闩锁效应。SOI技术在加工工艺方面也具有一些优势,不需要繁琐的隔离工艺或注入深度较深的N型或P型沟道离子注入。随着技术进一步等比例缩小,体硅工艺需要在离子注入和浅沟槽隔离工艺(STI)工艺模块中增加额外的工艺步骤,而这些都是SOI技术所不需要的。随着集成电路尺寸的减小,构成电路的器件的排布更加密集,硅衬底上单位面积有源器件的密度越来越重要,所以电路间的有效绝缘隔离也变得更加重要。
目前,体硅全隔离结构的常用制作方法,包括:先采用智能切割(Smart cut)、注氧隔离(SIMOX)等方法制作出SOI衬底,然后采用局部氧化隔离工艺(LOCOS)或STI工艺形成全隔离结构。
采用上述工艺形成全隔离结构需要预先制作出SOI,SOI衬底采用智能切割(Smart cut)、注氧隔离(SIMOX)等方法,制作成本高,而且Smart cut获得的全隔离结构的衬底中埋氧层和表面硅易产生剥落,会影响后续工艺及器件性能。
此外,也有利用标准CMOS兼容工艺,直接在硅衬底上制备全隔离结构,请参阅图1,图1为采用标准CMOS工艺制备全隔离槽工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采用标准CMOS工艺制备全隔离槽工艺方法包括:
步骤S41:提供一个硅衬底;
步骤S42:采用槽隔离工艺在硅衬底上形成具有氧化层的隔离槽;
步骤S43:刻蚀去除隔离槽内的部分氧化层;
步骤S44:在硅衬底上沉积一层氮化硅;
步骤S45:刻蚀去除隔离槽底部氮化硅和槽内的部分氧化层;
步骤S46:进行热氧化工艺,在底层硅和顶层硅之间形成绝缘层;
步骤S47:经槽隔离工艺,形成全隔离结构。
不可否认,采用标准CMOS兼容工艺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易于实现等优点,然而,在标准CMOS兼容工艺中,热氧化工艺会消耗大量的硅,造成有源区厚度不均匀,且制备出的全隔离结构的应力较大。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隔离结构的制作方法,能够简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制备出可靠性更高的全隔离结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隔离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S01:提供一个硅衬底;
步骤S02:对所述硅衬底进行预处理,形成具有P型或N型中间硅层的复合层硅衬底;
步骤S03:采用槽隔离工艺在所述复合层硅衬底中形成隔离槽,并在所述隔离槽内填充氧化层;
步骤S04:刻蚀所述隔离槽内的部分氧化层,所述剩余部分氧化层的上表面与所述中间硅层顶部齐平;
步骤S05:在所述复合层硅衬底上、所述剩余部分氧化层的上表面和所述隔离槽内侧壁形成一层氮化硅层;
步骤S06:刻蚀去除所述剩余部分氧化层的上表面的氮化硅层;
步骤S07:刻蚀所述剩余部分氧化层,直至暴露出所述中间硅层的侧壁;
步骤S08:采用电化学腐蚀法腐蚀所述中间硅层,使所述中间硅层形成多孔硅层;
步骤S09:进行热氧化工艺,在所述多孔硅层区域形成绝缘层;
步骤S10:经槽隔离工艺,在所述复合层硅衬底中形成所述全隔离结构。
优选地,所述步骤S08中,采用含有氢氟酸的混合腐蚀液进行所述电化学腐蚀。
优选地,所述复合层硅衬底的结构为顶层N型硅层/P型硅层/底层N型硅层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复合层硅衬底的形成采用离子注入法和/或外延生长法,包括:
步骤S11:采用离子注入法,在所述硅衬中形成底层N型硅层;
步骤S12:采用外延生长法,在所述底层N型硅层表面形成所述P型硅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26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蝉花的培养方法
- 下一篇:烟碱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