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火山石培养食用菌菌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1516.X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4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贺新生;袁晓红;侯大斌;谭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1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山 培养 食用菌 菌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该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天然多孔材料火山石培养食用菌菌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的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基质大多采用天然的植物材料做基质,如棉子壳、木屑/木粒、玉米芯、草粉、谷物、竹片/节等,接种过程中容易使块状的菌丝体破碎,接种后存活率不高。
天然的植物材料做菌种基质,接种块容易被压碎,容易导致接种污染,菌丝体存活率下降,菌种容易失水老化,培养基在容器内容易失水,菌丝体容易老化,储存时间很有限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食用菌菌种培养方法,具体而言,其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营养液:制备培养液的原料包括天然材料,碳源,氮源以及水,制备步骤包括将天然材料加水煮沸15~30分钟,过滤后滤液加入碳源和氮源;
(2)将火山石浸泡在营养液中2~6分钟,将火山石捞出装瓶,瓶内补充营养液,封口,灭菌,接种,培养,培养过程中每2~3天震荡菌种瓶10~30秒,菌丝长满火山石表面后,获得可使用的食用菌菌种。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固体培养基:制备培养液的原料包括天然材料,碳源,氮源,矿质元素以及水,制备步骤包括所有固体原料制成细粉,加入水混合拌匀;
(2)将火山石与固体培养基混合均匀,使得每颗火山石颗粒表面均匀布满一薄层的辅助固体培养基,将火山石捞出装瓶,瓶内补充营养液,封口,灭菌,接种,培养,培养过程中每2~3天震荡菌种瓶10~30秒,菌丝长满火山石表面后,获得可使用的食用菌菌种。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天然材料选自麸皮,或米糠,或小麦粒,或玉米粒,或木屑,或松针,或马铃薯,或干麦芽,或鲜麦芽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碳源选自葡萄糖或蔗糖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氮源选自蛋白胨,或酵母粉,或玉米粉,或黄豆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火山石为粒径介于0.5~3.0cm之间的火山石颗粒。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菌种选自袋栽香菇,段木栽培的香菇、木耳、银耳,栽培天麻或猪苓的蜜环菌,覆土栽培的双孢蘑菇、巴西蘑菇、大球盖菇、羊肚菌、鸡腿菇等各种食用菌菌种或普通微生物菌种。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1~2粒火山石菌种接种1个接种点。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天然材料∶碳源∶氮源∶水的质量比介于70~80∶10~30∶0.5~25∶1000,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具体的碳源和氮源类型通过常规实验确定最佳的配比。
本发明利用天然的多孔材料火山石作基质,添加营养液和粉状辅料,培养食用菌菌种,如母种、原种和栽培种,菌丝体不仅生长在颗粒状的火山石表面,其内部的空隙中也充满菌丝,菌丝体生长健壮,菌种保存时间长达1年以上,接种过程中不怕挤压和敲击,接种后成活率高,接种污染率低,子实体产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根据需要选择颗粒大小为0.5~3.0cm的火山石颗粒,火山石的孔隙度、颜色、比重等不限,颗粒形状以近球体形为佳,其他形状的也可以直接使用。
此方案用于制作各种食用菌的母种、原种、栽培种。母种选择直径为0.1-0.5cm的火山石颗粒,原种选择直径0.5-1.5cm的火山石颗粒,栽培种选择直径1.0-3.0cm的火山石颗粒。长期保藏的试管母种选择0.2-0.5cm的火山石颗粒,装入试管的高度为试管长度的1/2,液体高度为1-2cm。
营养液配方:天然材料:麸皮20~80g,或米糠100~150g,或小麦粒50~100g,或玉米粒50~100g,或木屑200~300g,或松针20~100g,或马铃薯200g,或干麦芽20~50g,或鲜麦芽100~200g;碳源:葡萄糖10~30g,或蔗糖10~30g;氮源:蛋白胨0.5~2.5g,或酵母粉1~3g,或玉米粉20~50g,或黄豆粉10~25g;水1000mL,pH自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15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