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质量飞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28684.3 | 申请日: | 2013-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3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 发明(设计)人: | 徐旭初;葛凤龙;朱新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5/31 | 分类号: | F16F15/31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谭佐晞;严志军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质量 飞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质量飞轮,具体说涉及一种带有减振机构的双质量飞轮。
背景技术
传统双质量飞轮的结构是主动飞轮通过法兰、弹簧将扭矩传递到从动飞轮。此结构上,只有主减振级,分别在怠速和行驶工况对发动机波动进行波动衰减。由于空间和车辆使用工况的要求,双质量飞轮主减振级工作区域弹簧刚度一般约为6Nm/deg,为一级刚度。
这种单级弹簧的减振器在设计和使用中存在着一个缺陷,即不能同时兼顾减振性能和缓冲性能两个方面对其性能参数的要求。减振器在工作中为了实现降低发动机曲轴系与传动系接合部分的扭转刚度,调谐传动系的固有频率,使得传动系的固有频率避开共振点,以降低共振幅度和应力,就需要减振弹簧的刚度要适当的小。为了实现缓和非稳定工况下传动系的扭矩冲击,需要较大的极限工作扭矩,就要求减振弹簧的刚度要适当的大。这些相互矛盾的要求标明,单级的减振弹簧不能完成多种扭振控制任务,而是要求减振弹簧必须随汽车工况的不同而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质量飞轮,使得在怠速工况下,双质量飞轮能够对发动机扭转波动有更好的减振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双质量飞轮包括:主动飞轮;从动飞轮,所述从动飞轮能相对所述主动飞轮转动;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主动飞轮与所述从动飞轮之间;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同样设于所述主动飞轮与所述从动飞轮之间并且在怠速工况下起预减振作用,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刚度小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或所述第二弹性件中的一者与所述主动飞轮连接,而另一者与所述从动飞轮连接。
作为所述双质量飞轮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串联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主动飞轮可接触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从动飞轮连接。
作为所述双质量飞轮的另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弹性件有若干个,且各所述第一弹性件均包括首端和尾端,所述第二弹性件也有若干个,分别布置在各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首端侧和尾端侧。
作为所述双质量飞轮的再一种可选方案,还包括与所述从动飞轮固定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枢轴连接于所述主动飞轮上。
另外可选地,所述支撑件为法兰,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沿圆周向布置在所述法兰之外。
作为上述双质量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主动飞轮的端面上设有突起,所述突起的一个侧面面对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
另外可选地,所述法兰还包括沿径向延伸的若干个突出部,且所述突出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
作为上述双质量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为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小径大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大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式,所述第二弹性件嵌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内。
另外可选地,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刚度为0.5~1.5Nm/deg 。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主动飞轮与所述被动飞轮之间设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槽和筒套,所述槽与所述筒套卡接,所述筒套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部分嵌在所述槽中,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其余部分嵌在所述筒套的第一部分中,所述第二弹性件设在所述筒套的第二部分中,所述筒套的第二部分嵌在所述第一弹性件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为使在怠速工况下,双质量飞轮能够对发动机扭转波动有更好的减振效果,增加了一级预减振机构,能够很好的改善双质量飞轮怠速工况下的振动幅度。
本发明根据整车的工作特性,在传统双质量飞轮的布置空间内,增加了一级预减振机构,该级预减振机构的刚度约为0.5~1.5Nm/deg,与主减振级形成串联连接。该机构形成的特性保证整车在怠速的工况下,由能够衰减发动机0.5和1阶的振动,使得双质量飞轮有较好的减振效果。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这是因为其应当参考附加的权利要求。还应当知道,附图仅仅意图概念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参阅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将更加充分地理解本发明,附图中同样的参考附图标记始终指代视图中同样的元件。其中: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双质量飞轮的在没有预减振机构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86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户引入电缆用铜镁合金导线
- 下一篇:放射性物质运输用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