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桂花红茶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7028.1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6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孙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浦城康安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3400 福建省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桂花 红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作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桂花红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桂花红茶是以红茶作为茶坯,配以能够吐香的桂花作为原料,采用窨制工艺制作而成。现有的桂花红茶的窨制方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窨花:将茶坯和桂花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堆放;2、通花:当窨堆温度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即将窨堆扒开散热降温,然后再收堆继续窨制;3、起花:用筛分方法将花渣与茶坯分开。如果配花量极少(以重量比算,桂花∶茶坯<1∶5),则此步骤可以省略;4、烘焙:将窨坯烘干至含水量≤8%,得到桂花红茶。
按照上述方法生产出来的桂花红茶,普遍存在着香味不够浓郁和香味留存时间短的问题,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人们采用了很多改进措施,比如:
1、将烘焙冷却后的制品再进行一次或多次窨花。这种方法有利于提升制品的香味浓郁程度,但香味留存时间基本没有提升,且工艺过程更为冗长,生产效率降低,多次窨花和烘焙的过程也提高了茶叶的受损程度和受损几率,使茶叶的品质下降,成品率降低;
2、提高窨花时桂花的混入比例。通常情况下,以重量比算,窨花时桂花与茶坯的配比在1∶5左右。为了提升制品的香味浓郁程度,人们将这一比例提高到1∶3甚至更高,这样做虽然达到了提升香味的目的,但同时也容易造成红茶的本香被花香所冲淡甚至被覆盖而失去了真味,很难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香味留存时间也基本没有提升,大量的使用桂花还导致生产成本升高,生产废料增多,起花时间延长。
从以上分析可知,现有的改进措施均不能很好的解决桂花红茶香味不够浓郁和香味留存时间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香味浓郁、香味留存时间长的桂花红茶的生产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桂花红茶的生产方法,包括窨花、通花、烘焙、起花和再烘焙步骤,
所述窨花步骤中,茶坯与桂花的重量配比为茶坯∶桂花=3.5∶1~5∶1;
所述烘焙步骤,是指将通花后的茶堆在90~100℃的环境下烘干至含水量等于或小于7wt%;
所述再烘焙步骤,是指将起花后得到的茶坯在70~80℃的环境下烘干至含水量等于或小于5wt%。
其中,在窨花步骤前,还包括茶坯处理步骤,所述茶坯处理步骤包括一次烘干和二次烘干;所述一次烘干是指将茶坯在90~100℃的环境下烘干5~6小时,然后将茶坯进行匀堆并储存35~45天;所述二次烘干是指将一次烘干后的茶坯在70~80℃的环境下烘干3~4小时,然后将茶坯储存45~50天。
其中,所述窨花步骤中,窨品堆高25~35厘米,静置6~9小时。
其中,所述通花步骤中,窨品堆高15~20厘米,静置3~5小时。
其中,所述起花步骤中,采用风选方式将烘焙后的桂花干去除。
其中,选用的茶坯为套种于浦城丹桂茶园中的茶叶。
其中,选用的桂花为含苞初放的浦城丹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制得的产品不但具备浓郁的花香和茶香,而且香味留存时间相比现有产品提高了2倍以上,同时茶叶的品质和成品率也得到了保证。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详予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桂花红茶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茶坯选择和桂花选择
茶坯和桂花的选用没有特殊的限定,具体操作方法可参照现有工艺进行。优选的,选取套种有浦城丹桂树的同一茶园中的红茶茶叶和含苞初放的浦城丹桂作为茶坯和桂花原料,使茶坯和桂花在窨花前就相互吸收各自的香味,有利于减少桂花的使用量和提高窨花效果,而且制得的产品具备独特的茶香和花香相辅相成的芳香,提高了产品的品质,浦城丹桂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也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二、茶坯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浦城康安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省浦城康安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70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分体式传动齿轮
- 下一篇:花键连接式四驱差速器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