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砂岩颗粒全组分粒度分析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6300.4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4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福;李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15/02 | 分类号: | G01N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岩 颗粒 组分 粒度 分析 新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成分分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粉砂岩颗粒全组分粒度分析新方法。
背景技术
粒度分析是研究碎屑岩粒度大小及其分布情况,从而判断沉积时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水动力条件,为定相分析沉积相提供依据。对于粉砂岩来说,其含有较多的泥-粘土级别的颗粒,颗粒细。而在分析样品制备及测试的过程中要确保级别从粗到细,所有级别的岩石颗粒都被保留下来,才能保证分析结果更真实、准确。
相关技术中,用激光粒度仪对分析样本进行分析,能够得到相对准确分析结果。传统的用激光粒度仪进行粒度分析的对象为砂岩(细砂岩以上级别的),其分析方法流程为:碎样,即直接将砂岩样本砸碎;加稀盐酸溶解胶结物;加清水,用倾倒法进行洗酸;研磨至颗粒完全散开;用激光粒度仪进行分析。而对于粉砂岩(颗粒的主要粒径为4μm-62.5μm),由于其本身颗粒细小,且含有较多的泥-粘土(小于4μm)等颗粒极细的成分,用原来的制备砂岩样本的方法,在将作为分析样本的固体颗粒转移至激光粒度仪时,通常采用勺子将固体颗粒加入至激光粒度仪的分散剂中。该方法会使固体颗粒中泥-粘土级别的细颗粒,由于分散剂旋转的作用而粘附在样品槽中分散剂液面之上的槽壁上,从而造成仪器只能检测的较粗的颗粒,进而使分析结果出现偏差,不能真实的反映岩石的粒度大小及分布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砂岩颗粒全组分粒度分析新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粉砂岩颗粒全组分粒度分析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对粉砂岩样进行分析,判断粉砂岩样的种类;
(B)从分类后的所述粉砂岩样中取原始样品;
(C)用所述原始样品制备分析样品,向所述分析样品中加入清水,并搅拌均匀,形成浑浊液;
(D)用滴管将所述浑浊液加入激光粒度仪的样品槽的分散剂中,并对样品槽的分散剂中的所述浑浊液超声分散一定时间,得到超声分散液,对所述超声分散液进行粒度分析。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一种粉砂岩颗粒全组分粒度分析新方法,通过向分析样本中加入清水,搅拌,得到悬浊液,用滴管将均匀的悬浊液直接注入到激光粒度仪的分散剂中能保证所有粒级的颗粒能被检测到。粉砂岩中的泥-粘土级别的细颗粒不会粘附在样品槽分散剂液面之上的槽壁上,所有级别的粉砂岩的颗粒都被保留下来。故使激光粒度仪分析结果准确,能够真实的反映粉砂岩的粒度大小及分布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粉砂岩颗粒全组分粒度分析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对粉砂岩样进行分析,判断粉砂岩样的种类;
(B)从分类后的粉砂岩样中取原始样品;
(C)用原始样品制备分析样品,向分析样品中加入清水,并搅拌均匀,形成浑浊液;
(D)用滴管将浑浊液加入激光粒度仪的样品槽的分散剂中,并对样品槽的分散剂中的浑浊液超声分散一定时间,得到超声分散液,对超声分散液进行粒度分析。
较好的,在步骤(D)中,一定时间为10分钟。
进一步来说,步骤(A)的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1)向粉砂岩样表面滴加第一质量浓度的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将粉砂岩样分成有气泡类粉砂岩样和无气泡类粉砂岩样;
(A2)对无气泡类粉砂岩样进行颜色分析,将无气泡类粉砂岩样分成无色类和有色类;
(A3)对粉砂岩样进行分类,无色类为第一类粉砂岩样,有色类和有气泡类粉砂岩样为第二类粉砂岩样。
较好的,在步骤(A1)中,第一质量浓度为5%~10%。
进一步来说,当粉砂岩样为第一类粉砂岩样时,步骤(C)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C11)将原始样品在金属研钵中敲碎,并研磨至粒径小于或等于第一预定值,得到第一研磨样本;
(C12)将第一研磨样本转移至玛瑙研钵中,研磨第一预定时间,至颗粒完全分散,得到分析样本;
(C13)将分析样本转移至烧杯中,用清水清洗玛瑙研钵,清洗后的液体倒入烧杯中,搅拌均匀,形成浑浊液。
较好的,在步骤(C11)中,第一预定值为1毫米;和/或,在步骤(C11)中,金属研钵为铁研钵或铜研钵;和/或,在步骤(C12)中,第一预定时间为15分钟。
进一步来说,当粉砂岩样为第二类粉砂岩样时,步骤(C)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63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片表面镀镍层粘附力的测试方法
- 下一篇:应力控制式土工压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