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电容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24879.0 | 申请日: | 2013-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0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 发明(设计)人: | 接道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南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G4/14 | 分类号: | H01G4/14;B32B27/20;B29C69/00;B29C47/92;B29C47/06;B29C55/14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朱新颖 |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电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薄电容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薄膜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酯薄膜除了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外,还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和耐热性能,可用作电器的绝缘材料和电容器的介电质。聚酯薄膜电容器具有电容高、体积小和使用要靠性高等优点。但另一方面,电容器用薄膜需满足一定的电气特性要求,即具有高耐压性、高绝缘、低介质损耗角tanδ等电气特性的要求。为了达到高绝缘、低介质损耗角(tanδ)的要求,希望聚合物原料中金属成分越少越好。但是这一点和静电吸附的铸膜性相矛盾,静电吸附的作用就会降低,因而无法快速而稳定地成膜,即制膜性会变差,产生表面缺陷、厚度不良等缺点,自然不可能稳定、高速度的生产。
另一方面,在超薄电容膜的生产过程中,薄膜的表面性能变化对于各种可加工性有很大影响,如薄膜表面粗糙度一改变,收卷薄膜时,其层间间隙自然也会变,会给电容器的容量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超薄电容膜来说,表面性能非常重要。描述表面性能的参数有表面粗糙度、摩擦系数。摩擦系数是将膜和膜之间的滑动性加以定量化的参数,摩擦系数越大,表明摩擦越大。摩擦系数并非越低越好,如果太滑,在蒸镀加工、分切时易发生跑偏,而且在卷绕电容器元件时也易发生跑偏。同时,超薄电容膜表面不可有足以引起绝缘击穿的表面缺陷。而摩擦系数过大,则由于粘性过大,容易使薄膜粘住不利于收放卷等,还容易使薄膜破损。另外,薄膜在传输过程中,与辊筒表面摩擦产生静电,由于超薄电容膜一般收卷较长,静电在母卷上所产生的带电电荷的电位会越来越高,当这个电位的上升幅度还不够大的时候,不会发生问题,但是当带电电位高到足以击穿薄膜层间的空气电阻时,就会向邻近的薄膜表面放电,会在薄膜表面留下伤痕。
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2744941A)公开了一种超薄抗静电型电容器用PET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超薄抗静电型电容器用PET薄膜为A、B、C三层结构,其中A层和C层为表面层,B层为芯层,各层的原料组份重量配比为:A层:功能性膜用母料聚酯切片:98%~100%;成核剂:0.5~2.0%;B层:普通膜用聚酯切片/功能性膜用母料聚酯切片混合料:95~98%;爽滑剂/成核剂/抗静电剂:2~5%;C层:功能性膜用母料聚酯切片:96.5~98.5;爽滑剂/抗静电剂:1.5~3.5%。该超薄抗静电型电容器用PET薄膜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效果和膜薄的优点,但是该薄膜由于厚度很薄,厚片吸附效果较差,易出现厚片表面质量不好及厚度不良现象,主要是通过调整模头唇口间隙来解决该问题,不易操作,生产过程中若需经常调整模唇的间隙,不利于实际生产过程;且其表面层主要由功能性母料作为主原料,透光性效果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超薄电容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超薄电容膜具有抗静电击穿效果好和透光性好的优点;该方法具有工艺过程简单和易于操作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超薄电容膜,所述超薄电容膜从上到下依次为表面层一、芯层和表面层二,所述芯层主要由超有光切片和含醋酸镁的功能性聚酯母料组成,且所述功能性聚酯母料中醋酸镁粒子的质量含量为500ppm~10000ppm;所述醋酸镁占芯层总质量的0.005%~0.03%;
所述表面层一主要由超有光切片和含添加剂的功能性聚酯母料组成,且所述添加剂在功能性聚酯母料中的质量含量为2000~30000ppm,所述添加剂占表面层一总质量的0.1%~2.0%;
所述表面层二主要由超有光切片和含抗静电剂的功能性聚酯母料组成,且所述抗静电剂占表面层二总质量的0.5%~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南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南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48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光电耳蜗植入的具有受控光分布的组合刺激
- 下一篇:起搏器回收系统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