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诊断电动车辆中的主动冷却系统的性能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4000.2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5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B.P.勒蒙;S.M.斯克尔顿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吴超;杨炯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诊断 电动 车辆 中的 主动 冷却系统 性能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概括地涉及用于冷却电动车辆中的可再充电能量存储系统(RESS)的主动冷却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诊断用于冷却RESS的主动冷却系统的性能的诊断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车辆在当今汽车市场上正快速地得到更多的欢迎。电动车辆提供若干可取的特征,例如在消费者水平上消除了排放和对基于石油的燃料的使用,并且潜在地降低了运行成本。电动车辆的关键部件是可再充电能量存储系统(RESS),其通常是蓄电池组并且能代表车辆成本的相当大的比例。电动车辆中的蓄电池组通常由数个互连的单格电池组成,以相对高的电压运行,并按照需要传递功率。最大化蓄电池组寿命是在电动车辆的设计和操作中的关键考虑问题。
为了最大化蓄电池组寿命,蓄电池组中的温度必须被控制以使它不超过某个水平。在现有的电动车辆中的控制系统通常规定了蓄电池组中的最大允许温度,并且使用车载热管理系统来防止蓄电池组温度升高到高于该规定的极限。另外,热管理系统可利用侵入式诊断操作,该操作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资源以监测热管理系统的性能。
有机会采用非侵入式主动冷却系统诊断方法,其在必要时提供了由侵入式诊断操作进行的及时分析,但是其减少了在典型的操作期间的诊断能量需求。这种方法可通过减少由诊断机构的能量使用来产生电动车辆的成本节约,并且通过改善的车辆驾驶里程增加了客户满意度。
因此,可取的是,给电动车辆提供用于诊断RESS主动冷却系统的改善的方法和系统。而且,可取的是,提供用于诊断RESS主动冷却系统的非侵入式方法和系统,其使用更少量的能量同时提供正确的诊断监督。另外,其它可取的特征和特点将从下面的具体描述和所附的权利要求并结合附图以及前面的技术领域和背景技术而变得易于理解。
发明内容
电动车辆包括可再充电能量存储系统(RESS),其被构造成为车辆的推进提供能量。电动车辆还设有用于冷却RESS的主动冷却系统。主动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剂回路,其用于引导冷却剂通过RESS;以及制冷剂回路,其构造成选择性地冷却该冷却剂。提供诊断系统以用于诊断主动冷却系统的性能。诊断系统包括构造成监测周围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构造成监测RESS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构造成监测冷却剂温度的第三温度传感器。而且,诊断系统包括控制器,其被构造成比较冷却剂温度和周围温度以及RESS温度来确定主动冷却系统是否正在正确地工作。
提供一种方法,用于诊断用在电动车辆中的冷却剂冷却可再充电能量存储系统(RESS)的主动冷却系统的性能。该方法包括通过控制器确定冷却剂温度(TC)是否小于周围温度加上第一标定值(TA+V1)。该方法还包括通过控制器确定冷却剂温度(TC)是否小于RESS温度加上第二标定值(TR+V2)。当冷却剂温度小于周围温度加上第一标定值并且小于RESS温度加上第二标定值时,该方法规定记录诊断通过。
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下方案:
方案1.一种用于诊断用在电动车辆中的冷却剂冷却可再充电能量存储系统(RESS)的主动冷却系统的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控制器确定冷却剂温度(TC)是否小于周围温度加上第一标定值(TA+V1);
通过控制器确定冷却剂温度(TC)是否小于RESS温度加上第二标定值(TR+V2);以及
当冷却剂温度小于周围温度加上第一标定值并且小于RESS温度加上第二标定值时,记录诊断通过。
方案2.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冷却剂温度(TC)不小于周围温度加上第一标定值(TA+V1),指示侵入式诊断操作是必要的。
方案3.如方案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冷却剂温度(TC)不小于RESS温度加上第二标定值(TR+V2),指示侵入式诊断操作是必要的。
方案4.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车辆现在是否被供电;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40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电设备智能预警系统
- 下一篇:对脉管内装置中的压缩力加以补偿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