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头车主轴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3622.3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4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董晓军;王顺国;吴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贝斯特中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9/02 | 分类号: | B23B19/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11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头车主轴。
背景技术
双头车是轴类零件生产厂家经常使用的设备,其主轴部件是双头车的重要部件,主轴部件既要提供工件的夹紧动作,还要提供工件车削所需的旋转动作。通常双头车主轴部件旋转部份与主轴箱体之间的回转线速度很大,其高压密封一向是一个难题。
目前大部分双头车主轴高速旋转时轴承内圈隔套外圈的密封结构都非常复杂,代表形式有骨架密封等,此类结构都对密封件的材料有很高的要求。主轴高速回转时线速度非常大,密封件使用一段时间后,橡胶都有不同程度老化,同时与密封圈接触的零件均会有一定的磨损,进而导致液压油泄漏。泄漏的压力油造成污染且不易排出,另一方面压力油容易渗漏到轴承里,造成轴承发热咬死,严重的容易造成整个主轴损坏。机床制造及维护成本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双头车主轴,该机构结构简单,功能可靠,内部功能件几乎无磨损,维护成本大大降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一种双头车主轴,包括主轴箱体和主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缸筒、活塞、夹头,主轴电机、同步带轮等,所述缸体内部的主轴,轴承内隔套与主轴内部设有的轴承通过锁紧螺母锁紧,所述缸体与轴承内隔套的外圈之间有相对回转面,所述外部油液通过主轴内部油路进入活塞夹紧腔并连接左锥套通过30°锥度压紧夹头,所述在主轴内的外拉杆与内拉杆通过螺纹连接,内拉杆右端与右夹头通过沟槽拉紧右锥套,所述夹头的内孔夹住工件外圈,所述主轴前后轴承之间的内圈隔套分为7个腔,所述腔下部设有汇油盘,汇油盘下接有抽油泵,所述主轴电机通过同步带轮驱动带动主轴、活塞、锥套、夹头、外拉杆、内拉杆的高速回转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车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7个腔,从左至右依次为轴承油雾润滑进油腔、压力油泄漏腔、压力油泄漏腔、压力油进油腔、压力油泄漏腔、压力油泄漏腔、轴承油雾润滑进油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车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箱体上设有泄露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车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对回转面的间隙隙控制在0.05—0.10mm之间,油压受到的影响极小且非常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部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轴箱体; 2、缸筒;3、轴承内隔套;4、主轴;5、同步带轮;6、活塞;7、锥套;8、夹头;9、外拉杆;10、内拉杆;11、汇油盘;12、a 腔;13、b腔;14、接抽油泵;15、夹紧油路;16、相对回转面;17、压力油泄油槽;18、压力油进油口;19、右夹头; 1C、轴承油雾润滑进油腔;2C压力油泄漏腔;3C压力油泄漏腔;4C、压力油进油腔;5C、压力油泄漏腔;6C、压力油泄漏腔;7C、轴承油雾润滑进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头车主轴,它包括主轴箱体1,缸筒2、轴承内隔套3、主轴4、同步带轮5、活塞6、锥套7、夹头8,外拉杆9、内拉杆10、汇油盘11、右夹头19、主轴电机,缸筒2内部的主轴1,轴承内隔套3与主轴内部设有的轴承通过锁紧螺母锁紧,缸筒2与轴承内隔套3的外圈之间有相对回转面16,外部油液通过主轴内部油路4C、15进入活塞夹紧腔13并连接左锥套7通过30°锥度压紧夹头8,主轴内的外拉杆9与内拉杆10通过螺纹连接,内拉杆10右端与右夹头19通过沟槽拉紧右锥套,夹头8的内孔夹住工件外圈,主轴前后轴承之间的内圈隔套分为7个腔,所述腔下部设有汇油盘11,汇油盘11下接有抽油泵14,所述主轴电机通过同步带轮5驱动带动主轴4、活塞6、锥套7、夹头8、外拉杆9、内拉杆10的高速回转运动。
这种双头车主轴的特征在于:所述的7个腔,从左至右依次为轴承油雾润滑进油腔1C、压力油泄漏腔2C、压力油泄漏腔3C、压力油进油腔4C、压力油泄漏腔5C、压力油泄漏腔6C、轴承油雾润滑进油腔7C。所述的主轴箱体1上设有泄露槽17。所述的相对回转面16的间隙隙控制在0.05—0.10mm之间,油压受到的影响极小且非常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贝斯特中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贝斯特中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36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翻转式高压容器快速移门装置
- 下一篇:带呼吸阀的密封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