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率传送系统和非接触充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21115.6 | 申请日: | 2009-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1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 发明(设计)人: | 市川敬一;亨利·邦达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亚爱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传送 系统 接触 充电 装置 | ||
1.一种功率传送系统,包括:
功率发送装置和功率接收装置,各自均具有电容性耦合电极,所述电容性耦合电极与另一侧装置的电容性耦合电极电容性耦合,其中
所述功率发送装置和所述功率接收装置各自的所述电容性耦合电极包括中心导体和外围导体,所述外围导体以与所述中心导体绝缘的状态设置在围绕所述中心导体的位置处或设置在使所述中心导体位于其间的位置处,
所述功率发送装置包括交流电压产生电路,所述交流电压产生电路产生施加在所述功率发送装置的所述中心导体和所述功率发送装置的所述外围导体之间的交流电压,以及
所述功率接收装置包括负载电路,所述负载电路被施加所述功率接收装置的所述中心导体和所述功率接收装置的所述外围导体之间感应的电功率,
所述功率发送装置的所述中心导体作为高压侧的电极进行工作,所述功率接收装置的所述外围导体作为低压侧的电极工作。
2.一种功率传送系统,包括:
功率发送装置和功率接收装置,各自均具有电容性耦合电极,所述电容性耦合电极与另一侧装置的电容性耦合电极电容性耦合,其中
所述功率发送装置和所述功率接收装置各自的所述电容性耦合电极包括中心导体和外围导体,所述外围导体以与所述中心导体绝缘的状态设置在围绕所述中心导体的位置处或设置在使所述中心导体位于其间的位置处,
所述功率发送装置包括交流电压产生电路,所述交流电压产生电路产生施加在所述功率发送装置的所述中心导体和所述功率发送装置的所述外围导体之间的交流电压,以及
所述功率接收装置包括负载电路,所述负载电路被施加所述功率接收装置的所述中心导体和所述功率接收装置的所述外围导体之间感应的电功率,
所述功率发送装置的所述外围导体和所述功率接收装置的所述外围导体的相对面积大于所述功率发送装置的所述中心导体和所述功率接收装置的所述中心导体的相对面积。
3.一种功率传送系统,包括:
功率发送装置和功率接收装置,各自均具有电容性耦合电极,所述电容性耦合电极与另一侧装置的电容性耦合电极电容性耦合,其中
所述功率发送装置和所述功率接收装置各自的所述电容性耦合电极包括中心导体和外围导体,所述外围导体以与所述中心导体绝缘的状态设置在围绕所述中心导体的位置处或设置在使所述中心导体位于其间的位置处,
所述功率发送装置包括交流电压产生电路,所述交流电压产生电路产生施加在所述功率发送装置的所述中心导体和所述功率发送装置的所述外围导体之间的交流电压,以及
所述功率接收装置包括负载电路,所述负载电路被施加所述功率接收装置的所述中心导体和所述功率接收装置的所述外围导体之间感应的电功率,
所述功率发送装置的所述外围导体和所述功率接收装置的所述外围导体之间的耦合电容大于所述功率发送装置的所述中心导体和所述功率接收装置的所述中心导体之间的耦合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11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用防滑垫
- 下一篇:可智能散热排气的汽车天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