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卤阻燃薄壁型特种动车用控制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0156.3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0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鲁维杰;贾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巢湖海兴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13/24;H01B13/14;H01B7/02;H01B7/17;H01B5/08;H01B5/12;H01B1/02;H01B7/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杨静 |
地址: | 238335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薄壁 特种 动车 控制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卤阻燃薄壁型特种动车用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行业是中国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电线电缆总产值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电线电缆生产国,伴随着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高速发展,线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正在大幅提高,而控制电缆由于具有传输、控制和测量信号等功能,现已被广泛应用在工矿、能源、铁路等行业,特种动车的运行特点使得其对控制电缆的要求较高,目前已针对不同需求制备出多种功能的控制电缆,仍无法满足需求,如何对控制电缆进行改进,制备无卤、阻燃,外径较小,屏蔽能力强的特种动车用控制电缆,已经成为本领域丞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卤阻燃薄壁型特种动车用控制电缆,该控制电缆低烟、无卤、阻燃,外径较小。
一种无卤阻燃薄壁型特种动车用控制电缆,包括护套、被护套包覆的隔离层、被隔离层包覆的屏蔽层、容纳在屏蔽层内的多根线芯,所述线芯包括导体、包覆在导体外的绝缘层,导体采用多根金属单线绞合而成,其中,绝缘层和护套采用薄壁挤出技术制备而成,绝缘层采用低烟无卤绝缘材料制备,护套采用低烟无卤护套材料制备。
优选地,绝缘层和/或护套采用满足标准规定的Ⅲ类耐油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多根线芯采用对绞结构相互绞合。
优选地,所述多根线芯的绞合节距不大于绞合外径的16倍。
优选地,所述屏蔽层内有7根线芯组成一个整体缆芯。
优选地,屏蔽层由镀锡铜丝的编织结构构成。
优选地,所述屏蔽层编织密度大于80%。
优选地,导体是由五类镀锡铜丝同心绞组成的软导体。
优选地,导体的绞合节距不超过导体外径的20倍。
本发明中中,所述无卤阻燃薄壁型特种动车用控制电缆,绝缘层采用低烟无卤绝缘材料制成,护套层采用低烟无卤护套材料制成,制备的控制电缆燃烧时低烟、无卤,耐火性好;绝缘层和护套层采用薄壁挤出技术制备,制得的控制电缆外径小;采用多组组合线芯对绞结构及编织屏蔽层,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导体采用五类镀锡铜丝同心绞组成的软导体,柔软性优良,圆整性好,信号衰减低。该控制电缆完全适用于高速动车组项目,并可安装敷设在轨道车辆、高速动车组项目内部或外部电缆槽等狭小的空间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卤阻燃薄壁型特种动车用控制电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卤阻燃薄壁型特种动车用控制电缆剖面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一种无卤阻燃薄壁型特种动车用控制电缆。导体线芯1外覆盖绝缘层2,两者组成一根线芯。其中,导体线芯1为五类镀锡铜丝同心绞组成的软导体,绞合节距不超过导体外径20倍,采用同心束绞结构,圆整性好,信号衰减低,便于施工接线时的端子安装;绝缘层2由满足标准规定的Ⅲ类耐油性材料采用薄壁挤出技术制备而成,低烟、无卤、阻燃,制备的控制电缆外径较小。
7根线芯1采用对绞结构相互绞合组成缆芯,绞合节距不大于绞合外径的16倍,缆芯由内而外依次包覆有屏蔽层3、隔离层4与护套层5;其中,隔离层4由非吸水性聚酯带组成,屏蔽层3由镀锡铜丝编织结构构成,编织密度大于80%,该结构具有优越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护套层5由满足标准规定的Ⅲ类耐油性材料采用薄壁挤出技术制备而成,制备的控制电缆外径较小,低烟、无卤、阻燃。
本实施例中,该控制电缆薄壁绝缘标称厚度仅为0.18mm,低烟、无卤、阻燃,屏蔽能力强,外径较小,完全适用于高速动车组项目,可广泛安装敷设在轨道车辆、高速动车组项目内部或外部电缆槽等狭小的空间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巢湖海兴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巢湖海兴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01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