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铆钉桩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18072.6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2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原;刘明泉;母焕胜;赵梦璇;高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春原;刘明泉;母焕胜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5/30;E02D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1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铆钉 | ||
1.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铆钉桩,包括使用普通混凝土管桩替代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使用预制铆钉形混凝土桩帽代替现浇混凝土桩帽,铆钉桩间距按普通桩桩径比确定,一种适合铆钉桩的施工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钉桩的设计,桩身材料根据设计采用普通混凝,桩身直径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采用离心法生产。每段桩身长度不宜超过6米,壁厚不宜小于4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钉桩的设计,桩帽内不设受力筋时,可采用素混凝土,桩帽内设受力筋时,按现行国家相关规范执行。桩帽直径与桩身直径之比为2∶1。桩帽形状宜与桩身形状相同,可采用圆形或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钉桩的设计,铆钉桩间距按普通桩桩径比确定,一般为2倍至3倍桩帽直径。其特征为承载力高,且为群桩基础,沉降量很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钉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采用分节静压的方式,采用分节静压方式,无泥浆、无油气,无噪音,无震动等污染,对相临建筑基础也无影响,综合成本低,特别适合在环保要求高的城建、市政或公路建设工程以及隐蔽工程中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钉桩的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如下:按设计要求定桩位;用压桩机将预制的空心铆钉桩分节压至设计深度;将桩端部空心处土层人工开挖0.5米土,浇筑0.2米素混凝土后,放置预制混凝土桩帽;待混凝土强度达到期龄后,其上铺设夹筋砂砾垫层,形成复合地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春原;刘明泉;母焕胜,未经刘春原;刘明泉;母焕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80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