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PTD4-Cu,Zn-SOD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317554.X | 申请日: | 2013-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9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 发明(设计)人: | 薛荣亮;党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荣亮 |
| 主分类号: | C12N9/02 | 分类号: | C12N9/02;C12N15/62;C12N15/7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04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ptd4 cu zn sod 融合 蛋白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新型PTD4-Cu,Zn-SOD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编码该融合蛋白的基因具有如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PTD4-Cu,Zn-SOD融合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1)分别设计Cu,Zn-SOD特异性引物和PTD4寡核苷酸序列;
2)通过PCR反应扩增Cu,Zn-SOD cDNA片段;
3)PCR反应产物和pET16b载体分别经双酶切、胶回收后进行连接反应;
4)连接产物转化到DH10B大肠杆菌并提取质粒,经酶切、测序鉴定命名为pET16b-Cu,Zn-SOD质粒;
5)将PTD4两条寡核苷酸链煮沸复性;
6)分别双酶切pET16b-Cu,Zn-SOD质粒和煮沸复性的PTD4两条寡核苷酸链,胶回收后进行连接反应,连接产物转化到DH10B大肠杆菌并提取质粒,经酶切、测序鉴定命名为pET16b-PTD4-Cu,Zn-SOD质粒;
7)将pET16b-PTD4-Cu,Zn-SOD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 BL21(DE3)大肠杆菌中,然后加入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进行摇床振荡培养,诱导PTD4-Cu,Zn-SOD融合蛋白表达;
8)取经溶菌酶加超声裂解法处理诱导表达后菌体的上清溶液,利用Ni-NTA亲和层析柱在天然条件下,依次加入咪唑结合缓冲液、咪唑漂洗缓冲液缓和咪唑洗脱缓冲液,纯化PTD4-Cu,Zn-SOD融合蛋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PTD4-Cu,Zn-SOD融合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Zn-SOD特异性引物包括如SEQ ID NO:4所示的上游引物以及如SEQ ID NO:5所示的下游引物,其中上游引物5′端加有Xho I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下游引物5′端加有BamH I限制性内切酶切位点,且含终止密码子TTA。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PTD4-Cu,Zn-SOD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PTD4寡核苷酸序列包括如SEQ ID NO:6所示的正链以及如SEQ ID NO:7所示的负链,其中正链的5′端加有Nde I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且含起始密码子ATG,负链的5′端加有Xho I限制性内切酶位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PTD4-Cu,Zn-SOD融合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PCR反应扩增的Cu,Zn-SOD cDNA片段和pET16b载体分别经Xho I和BamH I限制性内切酶切位点进行双酶切。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PTD4-Cu,Zn-SOD融合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ET16b-Cu,Zn-SOD质粒和煮沸复性的PTD4两条寡核苷酸链分别经Nde I和Xho I两个限制性内切酶位点进行双酶切。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新型PTD4-Cu,Zn-SOD融合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ET16b-PTD4-Cu,Zn-SOD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 BL21(DE3)中加入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时,摇床震荡频率为160-220rpm/min、温度20-37℃,IPTG终浓度为0.2-1.0mM,诱导时间1-6小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PTD4-Cu,Zn-SOD融合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缓冲液咪唑浓度为10mM,漂洗缓冲液咪唑浓度为20mM,洗脱缓冲液咪唑浓度为50-5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荣亮,未经薛荣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755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