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7551.6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0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匀;周脉乐;赵雄;孙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F16H3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水稻 移栽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
背景技术
水稻钵苗移栽是将培育好的带有营养土钵的秧苗移栽到大田中的过程。水稻钵苗移栽不伤秧、分蘖早,将钵苗移栽到大田土温较高的地表,可比普通平盘插秧提早5~7天分蘖,低节位有效分蘖增加20%,省种30%、节水80%、节肥40%,平均增产5%以上,是目前公认的除品种改良外最好的增产方式。
水稻钵苗移栽机构是水稻钵苗移栽机上实现从塑盘穴孔中取出钵苗并植入田中的核心工作部件。目前,一些科研院所和企业研究的移栽机构多为平面杆机构,随着移栽效率的增加,移栽机构震动加剧,影响移栽效果,甚至产生漏秧、漂秧的现象。常见的非圆齿轮多为椭圆齿轮或偏心齿轮,这些非圆齿轮的节曲线受到了曲线方程的限制,使传动比变化受到限制,难以实现水稻钵苗移栽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行星齿轮系中的非圆齿轮采用贝塞尔齿轮,齿轮的节曲线由型值点控制,齿轮可变参数多,传动比变化范围广,通过优化贝塞尔齿轮和移栽机构的结构参数,可以设计出满足水稻钵苗移栽要求的旋转式移栽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动力由输入轴输入,输入轴与第一传动锥齿轮固接,第一传动锥齿轮与第二传动锥齿轮啮合转动,将动力传到与第二传动锥齿轮固接的传动轴的一端,传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三传动锥齿轮固接,第四传动锥齿轮与中心轴固接,第三传动锥齿轮与第四传动锥齿轮啮合转动,将动力传到中心轴上;中心轴伸出传动箱的两轴端分别与结构相同的左、右齿轮箱固接,带动左、右齿轮箱转动,左上、右上、左下、右下行星轴伸出左、右齿轮箱的轴端分别与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移栽臂部件固接。
左齿轮箱内的左中心齿轮空套在中心轴的一端,通过左牙嵌式法兰与传动箱左侧固定,左中心齿轮分别与对称固定在左上、左下中间轴上的左上、左下中间齿轮相啮合,左上、左下中间齿轮与对称固定在左上、左下行星轴上的左上、左下行星齿轮啮合,左上、左下行星轴伸出左齿轮箱外的一端固定有左上、左下栽植臂,所述的左齿轮箱内的齿轮均为采用贝塞尔拟合曲线拟合型值点获得齿轮节曲线的贝塞尔齿轮;移栽机构工作时,由于齿轮箱内贝塞尔齿轮行星齿轮系的不等速传动,使左上、左下移栽臂部件形成满足水稻钵苗移栽的轨迹和姿态。
所述的左中心齿轮与左上、左下行星齿轮为齿轮参数完全相同的贝塞尔齿轮;左上、左下中间齿轮为齿轮参数完全相同的贝塞尔齿轮;左上、左下中间齿轮的节曲线与左中心齿轮和左上、左下行星齿轮的节曲线是相互共轭的节曲线。
所述的左齿轮箱内的左中心齿轮与左上、左下中间齿轮转动中心连线和左上、左下中间齿轮与左上、左下行星齿轮转动中心连线有一个夹角。
所述的贝塞尔齿轮行星齿轮系不等速传动,在左上、左下移栽臂部件尖点形成满足水稻钵苗移栽要求的带有环扣的“8字”型轨迹。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左、右齿轮箱内的非圆齿轮均为贝塞尔齿轮,突破了非圆齿轮节曲线方程的限制,齿轮的可调节参数多,传动比变化范围广,可以通过优化参数获得满足移栽要求的“8字”型轨迹。申请号为201210325098的自由二阶非圆齿轮行星系高速钵苗移栽机构,采用自由二阶曲线获得非圆齿轮的传动比曲线,再计算出非圆齿轮的节曲线。通过非圆齿轮传动比曲线设计非圆齿轮节曲线不能直观判断节曲线的形状,可能会造成节曲线失真的现象。采用多个型值点拟合贝塞尔齿轮节曲线,可以直观地观察节曲线的形状。在优化参数时,可以容易的判断出需要调整哪个型值点以及需要调整的方向。本发明采用14个型值点拟合贝塞尔齿轮节曲线,所获得的节曲线为13阶的贝塞尔曲线,节曲线更光滑,利于后期贝塞尔齿轮齿廓的成型。采用贝塞尔齿轮行星齿轮系设计水稻钵苗移栽机构,可以做到结构紧凑,振动小,传动平稳,实现高速水稻钵苗移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移栽臂部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贝塞尔齿轮节曲线成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贝塞尔齿轮行星齿轮系布置图。
图5是本发明的贝塞尔齿轮行星齿轮系初始位置和“8字”型轨迹图。
图6是本发明的凸轮表面形状图。
图7是本发明的初始位置弹簧片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75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磨削底刀用的限位工装
- 下一篇:一种棒材出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