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VDF/压电陶瓷收发换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6705.X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4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秦雷;王丽坤;周晶晶;刘静静;仲超;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R17/00 | 分类号: | H04R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余长江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vdf 压电 陶瓷 收发 换能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水声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PVDF压电薄膜及压电陶瓷共同作为敏感元件,应用其压电效应发射和接收水声信号而实现水中探测的换能器,可广泛用于水下通信、探测、目标定位、跟踪等,是声纳系统的重要部件。
背景技术
水声换能器是将声能和电能进行相互转换的器件,其地位类似于无线电设备中的天线,是在水下发射和接收声波的关键器件。水下的探测、识别、通信,以及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资源的开发,都离不开水声换能器。换能器可分为发射型、接收型和收发两用型。将电信号转换成水声信号,并向水中辐射声波的换能器,称为发射换能器,发射换能器要求有比较大的输出声功率和比较高的电声转换效率。用来接收水中声波信号,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的换能器为接收换能器,也常称为水听器,对接收换能器则要求宽频带和高灵敏度。既可以将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又可以将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用于接收或发射声信号的换能器称为收发换能器。
聚偏二氟乙烯(PVDF)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铁电和压电高分子材料,它具有密度低、柔顺性好、制备简单、易成形、声阻抗低、易于与水形成良好的阻抗匹配、可制备成各种复杂形状和大面积均匀薄膜等优点。尽管铁电高分子材料压电应变常数很小,但由于其介电常数也很低,其压电电压常数和材料优值仍比PZT陶瓷高出一个数量级,尤其适合制备拖曳式大尺寸水听器阵列。然而由于PVDF的d33系数普遍较低,而且熔点低造成的温度稳定性不佳,同时由于其介电常数较小,且厚膜技术并不成熟,无法加载高压,极易击穿,所以一般仅用其制作水听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采用PVDF薄膜以及压电晶堆作为敏感元件的换能器,能够提高换能器的能量转换效率,具有发射频带宽、接收灵敏度高的特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发射换能器和收发两用换能器,每种换能器又包括采用一个PVDF薄膜的单向换能器和采用两个PVDF薄膜的双向换能器。其中单向换能器必须采用发射端,双向换能器既可以采用发射端,也可以不采用发射端。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一种PVDF/压电陶瓷换能器,为发射换能器,其包括:
PVDF薄膜;
发射端,连接所述PVDF薄膜;
压电陶瓷晶片堆,连接所述发射端,包括正向极化压电陶瓷片、金属垫片和反向极化压电陶瓷片;通过所述金属垫片引出电极,所有正极互相连通作为发射正极,所有负极互相连通作为发射负极。
进一步地,在上述发射换能器基础上增加前置放大电路,并电性连接所述PVDF薄膜的正极和负极,对由所述PVDF薄膜产生的微量电荷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电压信号,即可构成收发两用换能器。
进一步地,在上述换能器基础上采用两个PVDF薄膜,分别位于压电陶瓷晶片堆的两端,相应的发射端也为两个,即可构成双向换能器。
进一步地,当构成双向换能器时,也可以去掉发射端。
进一步地,在上述换能器基础上增加一外壳;所述PVDF薄膜、发射端(如果有发射端时)、压电陶瓷晶片堆和前置放大电路固定在该外壳内,该外壳上靠近所述PVDF薄膜的部分开口;所述发射正极和发射负极的引线,前置放大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的正负极引线,以及与前置放大电路连接的电源引线均从该外壳引出。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端采用轻质材料,并采用变幅杆式结构。
本发明的换能器采用PVDF薄膜以及压电晶堆作为敏感元件,PVDF薄膜振动采用简支边界条件下薄膜的径向振动模态、压电晶堆振动采用厚度振动模态,通过模态耦合可获得较高的带宽,实现宽带发射声波。此外由于PVDF薄膜具有较低的声阻抗,换能器可以与水、人体组织等介质更好的匹配,提高换能器能量转换效率。因此本发明的换能器具有发射频带宽、接收灵敏度高等特点。另外,还可以采用直径很小的压电晶片堆带动很大面积的PVDF薄膜振动,这样可以增大发射面积,提高换能器的发射能力,同时又保证了换能器具有较低的重量。本发明可广泛用于水下通信、探测、目标定位、跟踪等,是声纳系统的重要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PVDF/压电陶瓷收发换能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向PVDF/压电陶瓷收发换能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PVDF薄膜,2-外壳盖,3-外壳,4-轻质发射端,5-正向极化压电陶瓷片,6-金属垫片,7-反向极化压电陶瓷片,8-前置放大电路,9-发射正极引线,10-发射负极引线,11-接收电源引线,12-接收信号正极引线,13接收信号负极引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未经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67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ONU-WG的无源光网络优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卡扣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