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VDF/压电陶瓷收发换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6705.X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4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秦雷;王丽坤;周晶晶;刘静静;仲超;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R17/00 | 分类号: | H04R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余长江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vdf 压电 陶瓷 收发 换能器 | ||
1.一种PVDF/压电陶瓷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PVDF薄膜;
发射端,连接所述PVDF薄膜;
压电陶瓷晶片堆,连接所述发射端,包括正向极化压电陶瓷片、金属垫片和反向极化压电陶瓷片;通过所述金属垫片引出电极,所有正极互相连通作为发射正极,所有负极互相连通作为发射负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能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置放大电路,电性连接所述PVDF薄膜的正极和负极,对由所述PVDF薄膜产生的微量电荷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电压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在接收信号时,所述发射正极和发射负极之间接直流高压,使压电陶瓷晶片堆产生厚度方向位移以拉伸PVDF薄膜,提高PVDF薄膜接收声信号的灵敏度。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VDF薄膜为两个,分别位于压电陶瓷晶片堆的两端,相应的发射端也为两个,构成双向换能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能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外壳;所述PVDF薄膜、发射端、压电陶瓷晶片堆和前置放大电路固定在该外壳内,该外壳上靠近所述PVDF薄膜的部分开口;所述发射正极和发射负极的引线,前置放大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的正负极引线,以及与前置放大电路连接的电源引线均从该外壳引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采用轻质材料,并采用变幅杆式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的材料为下列中的一种:铝合金、钛合金、环氧树脂、泡沫。
8.一种PVDF/压电陶瓷双向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电陶瓷晶片堆,包括正向极化压电陶瓷片、金属垫片和反向极化压电陶瓷片;通过所述金属垫片引出电极,所有正极互相连通作为发射正极,所有负极互相连通作为发射负极;
两个PVDF薄膜,分别安装于所述压电陶瓷晶片堆的两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能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置放大电路,电性连接所述PVDF薄膜的正极和负极,对由所述PVDF薄膜产生的微量电荷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电压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能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外壳;所述PVDF薄膜、压电陶瓷晶片堆和前置放大电路固定在该外壳内,该外壳上靠近所述PVDF薄膜的部分开口;所述发射正极和发射负极的引线,前置放大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的正负极引线,以及与前置放大电路连接的电源引线均从该外壳引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未经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67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ONU-WG的无源光网络优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卡扣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