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履带车辆用双差速器机电复合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9080.4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5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彭增雄;胡纪滨;苑士华;李雪原;荆崇波;魏超;吴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K17/12 | 分类号: | B60K17/12;B60K17/16;B62D5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郭德忠;仇蕾安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 车辆 差速器 机电 复合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差速器机电复合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电传动具有布置灵活,无级调速等优点,随着电传动系统效率及功率密度的提高,其在履带车辆的应用将会更广泛。最简单的履带车辆电传动系统采用两台电机分别独立驱动单侧履带,通过两台电机的速差实现履带车辆的转向。但履带车辆小半径转向过程中低速侧履带必须提供制动力,高速侧履带必须提供驱动力,产生低速履带到高速履带的回流功率,引起小半径转向某些工况下高速侧履带传递的功率为直驶推进时功率的170%,导致两侧驱动电机的功率等级需求增大,严重影响了电传动系统的功率密度。因此需要将低速侧履带的回流功率通过其他路径转移到高速侧,以降低电机的功率等级。
转向和直驶的双功率流驱动形式,直驶电机提供直驶转矩,转向电机提供转向转矩,转向时内侧履带功率经过汇流行星排通过机械的方式传递到外侧履带,传递效率高,并且所需的转向电机与直驶电机功率小。缺点是直驶时转向电机不工作,存在功率闲置,难以进一步提高传动系统的功率密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履带车辆用双差速器机电复合传动装置,解决双电机独立驱动的内侧履带到外侧履带的回流功率传递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履带车辆用双差速器机电复合传动装置,它包括:左侧驱动电机、左侧三挡行星变速机构、左侧一挡制动器、左侧二挡制动器、左侧三挡离合器、左侧齿圈连接齿轮、左侧零轴连接齿轮、左侧太阳轮连接齿轮、上零轴、左侧汇流排、左侧减速行星排、左侧主制动器、左侧传动器、右侧驱动电机、右侧三挡行星变速机构、右侧一挡制动器、右侧二挡制动器、右侧三挡离合器、右侧齿圈连接齿轮、右侧零轴连接齿轮、右侧太阳轮连接齿轮、下零轴、右侧汇流排、右侧减速行星排、右侧主制动器和右侧传动器;
左侧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左侧三挡离合器与左侧三挡行星变速机构的两个太阳轮相连接;其中,左侧一挡制动器、左侧二挡制动器对左侧三挡行星变速机构的两个太阳轮进行控 制;左侧三挡行星变速机构的输出行星架与左侧汇流排的齿圈以及左侧齿圈连接齿轮相连接;左侧汇流排的齿圈与左侧减速行星排的太阳轮相连,左侧减速行星排的输出行星架经过左侧主制动器和左侧传动器驱动左侧履带;
右侧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右侧三挡离合器与右侧三挡行星变速机构的两个太阳轮相连接;其中,右侧一挡制动器、右侧二挡制动器对右侧三挡行星变速机构的两个太阳轮进行控制;右侧三挡行星变速机构的输出行星架与右侧汇流排的齿圈以及右侧齿圈连接齿轮相连接;右侧汇流排的齿圈与右侧减速行星排的太阳轮相连,右侧减速行星排的输出行星架经过右侧主制动器和右侧传动器驱动右侧履带;
左侧驱动电机与右侧驱动电机并列同轴布置,上零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左侧零轴连接齿轮与右侧太阳轮连接齿轮,左侧零轴连接齿轮与左侧齿圈连接齿轮相啮合;下零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右侧零轴连接齿轮与左侧太阳轮连接齿轮,右侧零轴连接齿轮与右侧齿圈连接齿轮相啮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3挡行星变速机构,大大降低了驱动电机的转矩和调速范围,减小电机技术风险并提供传动装置的功率密度;同时可充分利用电机的高效区间,提高了传动装置的传动效率。
(2)采用两根零轴、连接齿轮连接左右汇流行星排,可实现转向过程中的内侧履带回流功率传递到外侧履带,其中大部分功率通过机械形式传递,实现了转向回流功率的高效传递和利用。
(3)可通过2台驱动电机反转,实现倒挡,无需设置倒挡机构,结构简单。
(4)省去了双流传动的转向机构和转向电机,两台驱动电机兼顾直驶和转向,驱动电机功率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优先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90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用变档助力系统
- 下一篇:防护门联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