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气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3810.X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2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林翔;黄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垒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6/455 | 分类号: | C23C16/455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05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配气系统。
背景技术
自GaN(氮化镓)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兴起,蓝光LED(发光二极管)研制成功,LED的发光强度和白光发光效率不断提高。LED被认为是下一代进入通用照明领域的新型固态光源,因此得到广泛关注。
现有技术的白光LED的制造工艺通常在一个具有温度控制的环境下的反应腔内进行。通常,采用MOCVD(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淀)工艺,将III族源气体和V族源气体分别通入气相沉积设备的反应腔内,III族源气体和V族源气体在反应腔内反应以在衬底上形成III-V族材料薄膜。
目前,在MOCVD技术中,MO源(金属有机源)为广泛应用的III族源。但是,由于MO源的熔点高,在常态下为固体或液体,因此,在进行MOCVD工艺时,液态MO源是通过载气通入液态的MO源中产生鼓泡效应,即,利用在固定温度下,MO源具有固定的饱和蒸汽压,使得载气能够携带出MO源,具体为,液态MO源放入MO源瓶中,向MO源瓶内的液态MO源通入MO源载气,由于MO源瓶具有确定的体积,确定的温度,确定的压力,确定的热导率和确定的起泡效率,所以,当从MO源瓶入口输入确定分子数的MO源载气时,该MO源载气经由起泡器分散成气泡分布到液态MO源中,同时液态的MO源蒸发形成气态MO源混合到所述载气气泡中,从而形成包括载气和MO源的第一气体,所述第一气体从源瓶输出。为了监控输入到反应腔中MO源有必要监控从MO源瓶中输出的第一气体中MO源的蒸气压,也就是MO体的浓度。
图1为现有的技术中配气系统100的示意图,所述配气系统100用于向所述气相沉积设备的反应腔120输出反应气体(III族源气体和V族源气体),所述配气系统100包括第一气体单元101、第一气体输送管道102和供气管103,所述供气管10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应腔120,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道102的输出端通过一调节气阀(即run阀)112连接所述供气管103,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道10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气体单元101,所述第一气体单元101向所述第一气体传输管道102输出包括第一反应源(如上所述MO源的气体)和第一载气的第一气体,所述第一气体通过所述第一气体传输管道102通入到所述供气管103中。其中,所述配气系统100还包括一第一反应源浓度检测仪131,所述第一反应源浓度检测仪131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道102中所述第一气体中的第一反应源的浓度。所述第一浓度检测仪131的检测点设置于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道102的输入端A。
所述配气系统100还包括第二气体单元104,所述供气管103中流通有流向所述反应腔120的第二载气,所述第一气体通入到所述供气管103后,与所述第二载气混合后流入到所述反应腔120中。
在现有技术的配气系统100中,第一气体从所述第一气体单元101中流出后,进入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道102,经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道102后,通过所述调节气阀112进入所述供气管103中,同所述供气管道中的第二载气混合后进入反应腔120。为检测所述第一气体中所述第一反应源的浓度,现有技术中在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道102的输入端A设置所述第一反应源浓度检测仪131的检测点。所述第一反应源浓度检测仪131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道102的输入端A的所述第一气体中所述第一反应源的浓度,并通过该第一反应源的浓度计算进入到反应腔120中的第一反应源的量。
然而,使用现有技术的配气系统100向反应腔120提供第一反应源的过程中,通过在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道102的输入端A检测计算得出的进入反应腔120中的第一反应源的量与实际反应腔120中反应的第一反应源气体量不相符;特别是在当提高所述第一气体中第一反应源的浓度后,在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道102的输入端A检测到的第一反应源浓度相应增加,但在反应腔120中反应的第一反应源增加比例要低于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道102的输入端A检测到的第一反应源浓度增加量。因此,在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道102的输入端A检测所述第一气体中第一反应源的浓度并不能准确计算进入到反应腔120中的第一反应源的量。从而,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配气系统100,使得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进入到反应腔120中的第一反应源的量。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的配气系统存在不能准确计算进入到反应腔中的第一反应源的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配气系统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进入到反应腔中的第一反应源的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垒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光垒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38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