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择优取向氯化铵薄膜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1216.7 | 申请日: | 2013-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9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科高;李静;孙齐磊;石磊;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41/50 | 分类号: | C04B4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择优取向 氯化铵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硅基片上得到择优取向氯化铵薄膜。
背景技术
近年来薄膜技术不断发展,各种功能薄膜材料的制备成为研究的热点。制备这些薄膜材料时通常都需要有支持薄膜生长的基片,例如玻璃片和硅片等,然而这些基片一般都不具有可溶性,在其上生长的薄膜不易取下来,不便于再进行其他研究或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为在硅片制得择优取向生长的、可溶性的氯化铵薄膜,而后以附有氯化铵薄膜的硅片作为制备其他薄膜材料的基片时,既可以使薄膜择优取向生长,又可以很容易将氯化铵薄膜溶解掉,将其它薄膜材料取下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薄膜制备技术的不足,而发明了一种择优取向生长的氯化铵薄膜。
本发明采用旋涂-化学反应法制备氯化铵薄膜材料,采用硅片为基片,以金属氯化物如SnCl2·2H2O、CuCl2·2H2O、ZnCl2、InCl3·4H2O等为原料,以去离子水、乙醇、盐酸、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其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为溶剂,先以旋涂法制备一定厚度的前驱体薄膜,以水合联氨为还原剂,在密闭容器内在较低温度下加热,使前驱体薄膜发生化学反应得到目标产物。
本发明的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顺序的步骤:
a.进行硅基片的清洗,将大小为2mm×2mm硅片按体积比放入三氯甲烷∶乙醇=5∶1的溶液中,超声波清洗30min;再将硅基片放入丙酮∶蒸馏水=5∶1的溶液中,超声波清洗30min;再在蒸馏水中将硅基片用超声波振荡30min;将上述得到的硅基片排放在玻璃皿中送入烘箱中,在100℃下烘干供制膜用。
b.将金属氯化物放入溶剂中,使其溶解充分。具体地说,可以将2.0~5.0份的金属氯化物,如SnCl2·2H2O、CuCl2·2H2O、ZnCl2、InCl3·4H2O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溶质、其中溶剂为去离子水、乙醇、乙二醇、盐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为溶剂。
c.制作外部均匀涂布步骤b所述溶液的基片,并烘干,得到前驱体薄膜样品。可以将上述溶液滴到放置在匀胶机上的硅基片上,再启动匀胶机以200~3500转/分旋转一定时间,使滴上的溶液涂布均匀后,在100℃对基片进行烘干后,再次重复滴上前述溶液和旋转涂布后再烘干,如此重复5~15次,于是在硅基片上得到了一定厚度的前驱体薄膜样品。
d.将步骤c所得前驱体薄膜样品置于支架上,放入有水合联氨的可密闭容器,使前驱体薄膜样品不与联氨接触。水合联氨放入为20~30份,在一定温度下,联氨可与氯化物反应,生成氯化铵。将上述装有前驱体薄膜样品的密闭容器放入烘箱中,加热至150~200℃之间,保温时间10~24小时,然后冷却到室温取出。
e.将步骤d所得产物,进行自然干燥后,即得到择优取向氯化铵薄膜。
本发明不需要高温高真空条件,对仪器设备要求低,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易于操作。所得氯化铵薄膜沿择优取向(110)晶面生长,并有较好的连续性和均匀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160℃下反应22h后所得氯化铵薄膜的XRD图谱,前驱体溶液的溶剂为乙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硅基片的清洗:如前所述进行清洗硅基片(大小为2mm×2mm)。
b.将2.7份CuCl2·2H2O放入玻璃瓶中,加48.6份乙醇,利用超声波振动30min以上,使溶液中的物质均匀混合。
c.将上述溶液滴到放置在匀胶机上的硅基片上,再启动匀胶机,匀胶机以200转/分转动5秒,以1000转/分旋转15秒,使滴上的溶液涂布均匀后,在100℃对基片进行烘干后,再次重复滴上前述溶液和旋转涂布后再烘干,如此重复10次,于是在硅基片上得到了一定厚度的前驱体薄膜样品。
d.将上述工艺所得的前驱体薄膜样品放入可密闭的容器,并放入24.3份水合联氨,前驱体薄膜样品置于支架上使其不与联氨接触,将上述装有前驱体薄膜样品的密闭容器放入烘箱中,加热至200℃,保温时间20小时,然后冷却到室温取出。
e.将步骤d所得产物,进行自然干燥后,即得到(110)晶面择优取向氯化铵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12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