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肌氨酸氧化酶稳定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01117.9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1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麟;辛瑜;仝艳军;王武;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08 | 分类号: | C12N11/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氨酸 氧化酶 稳定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肌氨酸氧化酶稳定性的方法,属于酶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肌氨酸氧化酶(sarcosine oxidase,E.C.1.5.3.1)简称SOX,是肌酐降解代谢途径中的第三个酶,能专一性地催化底物肌氨酸生成甘氨酸。微生物是肌氨酸氧化酶最为主要的来源,其在临床诊断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肌氨酸氧化酶偶联肌酐酶、肌酸酶测定血清中肌酐的含量,是判断肾脏功能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在医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由于肌氨酸氧化酶在保存、运输过程中易失活,因此提高其稳定性是该酶大量应用的基础。目前,提高酶稳定性方法主要有,蛋白质工程、固定化、添加保护剂、化学修饰等,其中固定化是较为常用的方法。戊二醛作为双功能试剂,广泛应用于酶固定化中,但考虑到操作复杂且试剂具有毒性,本发明中使用碳二亚胺法固定肌氨酸氧化酶,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EDC)是一种将氨基和羧基偶联的缩合剂,酶分子羧基被碳二亚胺活化,生成中间产物,该产物再与氨基载体反应形成结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提高肌氨酸氧化酶稳定性的方法,本发明设计巧妙、条件温和、易操作、成本低、环境污染小、适于大规模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提高肌氨酸氧化酶稳定性的方法,以多聚赖氨酸poly-lysine为氨基载体,选用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EDC为交联剂,对肌氨酸氧化酶进行固定化处理,固定化条件为:酶分子表面羧基与载体氨基摩尔比1:10-80,酶分子表面羧基与EDC摩尔比为1:1-2,固定化pH为6.5-8.0,固定化温度为4-10℃,50 r/min固定化时间为16-20h。
优选的固定化条件为:酶分子表面羧基与载体氨基摩尔比1:50,固定化pH为6.5。
在固定化之前需要研究肌氨酸氧化酶分子表面酸性氨基酸数目,所述单个肌氨酸氧化酶分子表面酸性氨基酸数目为49个。
较佳地,固定化处理以多聚赖氨酸为氨基载体。
较佳地,氨基载体的氨基密度为27mol/g。
较佳地,所述酶分子表面羧基与载体氨基摩尔比1:50,酶分子表面羧基与EDC摩尔比为1:2,所述固定化pH为6.5。
所述固定化酶的热、pH和存储稳定性均优于游离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固定化前,分析了肌氨酸氧化酶分子表面酸性氨基酸分布情况,便于其后进行固定化;
2、本发明以多聚赖氨酸为氨基载体;
3、本发明优化了肌氨酸氧化酶固定化条件,增强了操作的精确性。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肌氨酸氧化酶的热、pH和存储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因此,采用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肌氨酸氧化酶稳定性,为该酶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本发明的提高肌氨酸氧化酶稳定性方法设计巧妙、条件温和、易操作、成本低、环境污染小、适于大规模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多聚赖氨酸固定化SOX过程图
图2是肌氨酸氧化酶分子表面酸性氨基酸分布图
图3是不同pH对固定化SOX活力的影响
图4是酶分子表面羧基与EDC摩尔比对固定化SOX活力的影响
图5是游离SOX酶和固定化SOX酶的热稳定性比较
图6是游离SOX酶和固定化SOX酶的pH稳定性比较
图7是游离SOX酶和固定化SOX酶的存储稳定性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肌氨酸氧化酶羧基与载体氨基摩尔比对固定化SOX酶活力的影响:
取6个离心管,每管中各称取多聚赖氨酸氨基载体1 g于15 mL的离心管中,按照酶分子表面羧基与EDC摩尔比1:10、肌氨酸氧化酶表面羧基与多聚赖氨酸氨基不同的摩尔比(1:5、1:10、1:50、1:80、1:100、1:150)加入EDC和肌氨酸氧化酶的量,加入磷酸缓冲液至溶液总体积为10mL,调节溶液pH至7.0,4-10 ℃、50 r/min振荡固定16-20h。测定固定化SOX酶活力,计算相对酶活力(%)。
将不同固定化SOX酶置于37℃水浴锅内,7d后测定酶活力,计算酶活保留率(%)。
摩尔比过高,酶分子紧密堆积抑制底物与酶活性部位反应,造成酶活力下降,所以,肌氨酸氧化酶表面羧基与载体氨基摩尔比为1:10-80,尤以1:50对稳定性作用最佳,结果见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11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竖炉用钒钛铁精矿磁化球团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双稳态胆固醇液晶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