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高炉炼铁装置上料系统与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98270.0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4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冬梅;冯华堂;孙蕾;郝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00 | 分类号: | F27D3/00;C21B11/00;C21B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1999 上海市宝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炼铁 装置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高炉炼铁装置上料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非高炉炼铁工艺被称为环保型绿色炼铁工艺。目前已投入生产的非高炉炼铁装置所用原燃料上料工艺系统中,物料中带有较多粉末,影响冶炼工况,尤其是熔融还原COREX装置的还原竖炉因原料含粉率高导致煤气分配不均、煤气利用差、金属化率低、炉内易结块堵塞等,严重影响整个系统的产量、能耗、作业率。装置大型化后问题更为突出。
现有技术中的非高炉炼铁装置的供料系统配置矿煤槽,按竖炉、气化炉所用的不同原燃料品种分装,由上料系统分品种入炉。请参考图1,现有的非高炉炼铁装置供料系统包括料(矿煤)槽1、出料闸门2、第一溜槽3、传输皮带4、第二溜槽5以及槽下运料皮带机6。使用该非高炉炼铁装置供料系统时,首先,将原料装入料槽1内,在打开出料阀门2后通过第一溜槽3落到传输皮带4上,再经第二溜槽5落到槽下运料皮带机6上,进而通过所述槽下运料皮带机6进入炉顶的布料装置。这种设置的情况下,物料在转运过程中产生的粉料容易带进炉内,阻塞炉内煤气通路,使炉子生产不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消除物料中的粉末对炼铁工况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一种非高炉炼铁装置上料系统,包括料槽、出料闸门以及槽下运料皮带机,尤其还包括振动给料机和振动筛,所述料槽通过所述出料闸门与所述振动给料机的一端连接,所述振动给料机的另一端与所述振动筛连接,所述槽下运料皮带机位于所述振动筛的下方,原料依次经过所述料槽、出料闸门后进入所述振动给料机,且通过所述振动给料机实现振动给料,从而将原料布于所述振动筛上,所述振动筛将原料中的粉料筛分出来,筛分后的原料通过所述槽下运料皮带机进入炉顶的布料装置,从而实现上料。
所述非高炉炼铁装置上料系统还包括一个称量漏斗,经所述振动筛筛分后的原料经过所述称量漏斗后落到所述槽下运料皮带机上。
所述称量漏斗与一个自动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可根据所述称量漏斗测得的称量数据对原料的上料操作参数进行匹配控制。
所述振动筛和称量漏斗处均设有抽风除尘设施。
所述的非高炉炼铁装置上料系统还包括一个筛下粉料处理系统,经所述振动筛筛分出来的粉料通过一个溜管传输到所述筛下粉料处理系统。
所述筛下粉料处理系统包括粉料胶带机、粉料仓和排料除尘设施,所述粉料经所述粉料胶带机传输至所述粉料仓后可进行再利用,所述粉料胶带机处设有所述排料除尘设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非高炉炼铁装置上料方法,提供了一个非高炉炼铁装置上料系统,至少包括槽下运料皮带机、振动给料机和振动筛,首先,原料先通过所述振动给料机进行振动给料,将原料分布到所述振动筛上,然后,所述振动筛将原料中的粉料筛分出来,最后将筛分后的原料通过所述槽下运料皮带机进入炉顶的布料装置,从而实现上料。
原料通过所述振动给料机均匀地分布到所述振动筛上。
经筛分后的原料通过一个称量漏斗落到所述槽下运料皮带机上。
所述称量漏斗与一个自动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可根据所述称量漏斗测得的称量数据对原料后续的上料操作参数进行匹配控制。
本发明引入了振动筛和振动给料机,两者的组合使用实现了原料的筛分,采用振动给料机,可以疏松物料,有利于筛分的效果,振动筛用于筛除物料中的粉料,本发明显著降低了进入还原竖炉内的粉料含量,解决了还原竖炉因原料含粉率高导致煤气分配不均、煤气利用差、金属化率低、炉内易结块堵塞等严重影响整个系统的产量、能耗、作业率的问题。消除物料中的粉末对炼铁工况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非高炉炼铁装置上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非高炉炼铁装置上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料槽;2-出料闸门;3-第一溜槽;4-传输皮带;5-第二溜槽;6-槽下运料皮带机;7-振动给料机;8-振动筛;9-称量漏斗;10-溜管;11-返料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2对本发明提供的非高炉炼铁装置上料系统及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为本发明一可选的实施例,可以认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在不改变本发明精神和内容的范围内对其进行修改和润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82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